新邦教育产业基金怎么样

jijinwang

1、最近新基金这么多,买新基金一定好么?

巧了巧了!


看到新基金频发,身边很多人也按捺不住,纷纷来咨询南南:


要不要把手里的老基金换成新基金?新老基金到底哪个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基金刚发行,应该更有潜力;另一观点则认为姜还是老的辣,老基金应该更稳妥。


不如来做个小PK吧!这里南南分为以下几个回合进行对比:


第一回合:交易费用


一般而言,认购新基金的费用是1.2%,而老基金的申购费用是1.5%。按理说,新基金的费用更低,应该更具有优势,但是目前在一些直销平台对认申购费有一些优惠。比如,在南南家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和官网上购买我司基金可以享受最低0认申购费。所以,第一回合交易费用方面,新老基金打了个平手。


第二回合:流动性


购买过新基金的南粉应该都有了解,新发基金从成立日开始,一般会有不超过3个月的建仓期,这段时间是不能办理赎回的,此时如果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往往就比较麻烦,但是老基金就没有就没有这个困扰。因此,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这一回合老基金胜出。


第三回合:透明度


基金历史业绩是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我们可以通过看老基金的季报、年报掌握该基金的运作思路、持仓比例和重仓个股等信息,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但是对新基金来说,由于成立初期没有相关的历史业绩等信息作为投资参考,因此很难根据业绩进行投资决策。所以,从透明度这一回合来看,老基金又胜出了。


第四回合:投资机会


一般来说,很多新成立的基金聚焦新的政策热点、投资主题,往往具备一些老基金所没有的投资机会,比如前段时间认购火爆的科创主题基金。当然,南南这里并不是说老基金不会随着行情调仓,只是新基金的投资策略相较而言更加明确,更能吸引有明确方向的投资者。因此,从投机机会看,新基金胜出。


通过以上各回合的对比,可以看出新老基金都有各自的优劣,很难简单判断出哪个基金更好。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南南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看建仓时的市场环境


一般来说,在市场调整的时候认购新基金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新基金可以在建仓过程中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从而为基金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过,在牛市里,新基金由于在建仓期,初期仓位都比较低,完成建仓后,牛市也已经涨过一段时间了,反观老基金因为一直保持一定的仓位运行,所以能大概率享受市场上涨的成果。


其次,看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


不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选基金最重要的是选基金经理。


南南之前也说了老基金有过往业绩可以参考,供我们了解的信息比较多,但是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注意基金经理变更的情况。


对于新基金,我们虽然看不到该基金的历史业绩,但也可以根据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了解该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后,南南再总结一下,新老基金没有谁比谁更**的道理,我们更需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基金、自身风险情况以及市场环境来进行选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如果你喜欢南南的回答,记得给南南一个关注、点赞和留言哟~

咋能根据一只基金的新旧来判断是否值得购买呢?投资者投资基金,其实质是投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以及投资中国的未来

要我说投资者投资基金最好不要投资新发行的基金。为什么呢?

第一、新基金的发行一定是在市场行情比较火爆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发行基金哟偶利于销售。而基金是否**,这点并不太重要,因为公募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管理费。行情越是火爆,基金销售越容易。在火爆的行情中,新成立的基金很有可能建仓在相对高位的位置。比如当下市场的热点是核心资产科技创新,但是这些股票的估值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第二、因为行情火爆,所以基金公司会发行更多的新产品来扩大规模。但是平时基金基金公司又不太重视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基金公司对行情的判断,可能也存在着很大的一个失误。当行情火爆起来,匆忙发行产品,匆忙拉一些人来充当基金经理,或者由老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几个产品。新基金经理没有经过市场的洗礼,这无法取得投资人的信任。而老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的话,其精力有限,很难取得较为优异的一个业绩。

第三,事实证明还是老基金较为靠谱。每一轮牛市,投资者均能看见不同面孔的基金经理和产品阶段性的脱颖而出,且业绩大幅领先,但是同样潮水退去,你就发现他们无影无踪,大概率被市场淘汰了。这也是为什么20年来,基金经理金牛奖冠军没有人能连续三年获得,因为太短视利率,太短视就一定会追逐市场热点,追逐热点就一定会出现滑铁卢,因为一个人投机一时可获胜利,但不能长期胜利。

所以,投资基金不建议买新基金,最好的投资三年以上,经历过牛熊转换的基金最好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2、13岁开始每月买300元教育金划算吗?

13岁了 再买教育基金就有点晚了 不是很划算


题主要先了解教育基金的几大特性再决定买也不迟。

一般教育基金有以下几个功能:

1.保费豁免

2.强制储蓄

3.保险保障

4.理财分红

1.教育基金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它保费豁免这个功能(买之前一定要认真看保险条款)有的豁免功能在父母发生意外时,可以豁免保费,让孩子可以到期末拿到教育金。

2.强制储蓄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这笔钱是强制要按期缴纳的,中间如果断交,或者退保,本金损失会非常大。所以如果你手头资金充裕,不可能将这笔钱挪为他用,那么强制储蓄对于你而言就有益处。让你提前为孩子的教育预留资金。

3.保险保障这一项比较鸡肋,因为保障性价比不如其他的医疗类保险(重疾险,意外险)

4.理财分红,这一块的收益是浮动的,保险一般投资的产业都属于风险比较低的,也就是和银行三年期定期的收益差不多。想想你的教育基金购买年限是多少,这一块的优势不明显。

最后,这款教育基金的真正收益率,因为不少教育基金都是打着几年返多少钱,到最后一共返多少钱这种让你算不清楚收益率的套路。让你感觉收益很高,如果题主有做金融的朋友,可以把这款保险发给他,让她帮你算一下收益率,不少教育基金的收益率仅在3.5%左右浮动。

之前我有了解到一款香港的教育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保底4%,行情好的话,收益可能到5%-6%,但是一年要缴费5万,缴费5年。这一款门槛比较高,就没有入手,其他的内地一些保险我算了一下收益率有的居然还低于3%。因此就优先给宝宝买了重疾险以及意外险这些医疗保险。

当然这个前提是,我和我老公都有较为充足的保险配置基础上。

购买前“三问”,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1.自己和配偶的医疗类保险保障是否充足?

2.孩子的医疗类保险保障是否充足?

3.这款教育基金真实收益率多少?

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我是@wendy爱学习

一个爱分享,爱学习的教育从业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向社会融资3.7亿元无力偿还,百色一公司还将“教育基金”拖下水, 你怎么看?

如是这样,新的三角债又发生了。

看了相关新闻,相当感慨。

首先,动用教育基金进行放贷,明显违反《慈善法》,违反国家《基金会管理办法》,这么明显的事,理事会成员不可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他们这个胆量,或是被何种利益预期冲昏了头脑。不要说什么基金增值保值之类台面上的话,这种辩解估计连相关人员自己都说服不了。

其次,能够牵线进行这笔贷款的,不会白干,利益输送是必然的。是一条利益链上的蚂蚱。

贷款的背后是利益,是人。

当然,相关人等也有让人叹息的一面,原本只是想做个短线挣个快钱,不曾想被套牢成长线,只怪猪一般的队友。

不知项目方是何方高人,既然有能力拿下项目,也拉来了各方资金完成了项目建设,应该说多给免租期是个好招,虽然是辰吃卯粮,但实现了风险缓冲,同时又让项目实际上进入了营业阶段,但让人不解的是,既然项目已经完成,并已经部分营业,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基本条件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如果在争取到的风险缓冲期内融资得力,以银行及非银行机构资金替换民间集资和教育基金会资金,那么问题不会爆发出来,最多也就是个贷款逾期司法诉讼等。却非要一直捆绑着民间集资,甚至是明令禁止的教育基金会基金,直至问题爆发出来。其整体资本运作水平、项目融资能力,令人叹息。

项目招商团队也让人无语,在现如今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百业艰难,如果还是一味地依赖传统的宣传推广、降低房租、多给免租期等等,招商是很困难的,辰吃卯粮只能实现风险缓冲。财政、金融工具引导下的产业聚集才是顺应现如今形势之正确招商策略。

1850万善款,可以让多少因贫失学学子重返课堂?可以建多少校舍、操场,可以让多少学子免于冬寒夏热?。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鼓励投机的时代,但请手下留情,不要以下一代的教育大计为代价。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项目方重新研究项目方案,重组运营、招商团队,直至资本并购重组,早日解各方的套,让教育基金回归到该用的地方去。

不叫非法集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