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销售排名前十 (国际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jijinwang
基金规模TOP100排名
基金规模前三的为侯昊的“白酒基金LOF”、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张弘弢、徐猛的“上证50ETF”。很多人在里面。

一:国内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华夏基金总部位于北京,成立于1998年,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历史比较久的老牌基金公司。据了解,华夏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华夏基金是业务领域最广泛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10家基金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北京的嘉实基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之一。
易方达基金虽然成立时间比上述两个公司晚,但是易方达基金却以后劲十足,2001年成立以来,是持续回报较好的基金公司之一,据了解,易方达旗下目前管理的88只开放式基金,1只封闭式基金和多个全国社保基金资产组合,企业年金以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8269.58亿元。
南方基金也属于老牌基金公司,总部在深圳,据了解,南方东英是境内基金公司获批成立的第一家境外公司,
广发基金是国内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总部设立在广州,2021年股市波动大,但是广发基金能够规避风险,获取了较高的收益。
博时基金是目前中国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总部在深圳,是我国基金行业知名品牌基金之一。
大成基金也是老牌基金公司之一,成立于1996年,专注于公司基金的募集和管理。还是少数具有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和QDII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之一。
华安基金是成立于上海的老牌基金公司,开放式基金试点单位。
工银瑞信基金是由国有商业银行直接发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公司,总部在北京。
上投摩根是中国基金行业知名品牌,全球较大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总部在上海。

二:美国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美国的基金很多,而且跟国内不同的是,国内的证券投资基金所投资的品种很单一,大部分都是投资于股票,而国外基金的投资范围很广,从股票到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外汇,各种衍生品,甚至直接参与大公司的兼并重组

三:上海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2018年11月,“科创板”的名字第一次在黄浦江畔响起;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同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企业当天集中上市,科创板正式步入“交易时间”…资本市场见证了“科创板速度”。时至今日,科创板运行已满三周岁。

翻开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列表,不乏各个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如被誉为“国产芯片航母”的中芯国际、境内专注FPGA芯片第一股的安路科技、极具差异化的老牌医药公司复旦张江,还有近日登陆科创板的“AI四小龙”之一云从科技……科创板“先锋”们的到来,让科创板愈发茁壮,让改革的“试验田”更加繁茂。

如果说科创板的推出对于科创企业是一场及时雨,带来了一个“硬科技”投资时代,那么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机构就是助推手。由上海科创集团、浦东科创集团和海望资本共同构成的上海“科创系”,恰恰就是一家深耕硬科技产业的创投机构。作为代表地方政府的创投力量,它承载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希望,在资本“竞技场”上投出了一个硬核的科创板军团。

投出6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构建万亿科技生态

从成立至今,科创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从首批的25家到如今的428家,总市值已破5万亿,一批硬核高科技企业正密集赶来。

作为上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资创投力量,上海“科创系”紧跟国家战略,发挥国资引领作用,不断加快科创领域整体布局,助推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奔赴科创板。截至目前,其投资的企业已经有69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占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16%,已经形成了万亿级的科技生态。

作为科创板投资的主力军,上海“科创系”秉持理性和发展的眼光为科创企业铺路,交出了一份份“硬核答卷”。截至2022年6月9日,上海“科创系”的“科创板军团”总市值超过1.3万亿,达到科创板总市值的四分之一;2021年总营收近1300亿元,约占科创板总营收的七分之一;2021年总利润198亿元,达到科创板总利润的五分之一。

科创板上市明星企业荟萃,开创A股史上多个第一

从第一批科创板挂牌企业,到最新的科创板芯片指数前五大权重股,都可以看见上海“科创系”的身影,它以专业的判断与赋能,见证中国创新力量的蓬勃发展,创造了A股史上多个“第一”的故事。

半导体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半导体是科创板首批“明星股”之一,上海科创集团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对其进行了投资,给予“种子资金”,之后15年持续9次向中微半导体进行投资。自投资中微半导体伊始到其最终上市,上海科创集团切实履行了第一大股东和国有出资人的使命与担当。目前,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发的关键设备已进入国际三强,刻蚀机已进入台积电7纳米制程,是目前世界上实现量产芯片的最先进的工艺。

同样搭乘了第一趟科创板的“高铁”的还有心脉医疗。心脉医疗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历经多年发展,心脉医疗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第一个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市场唯一的术中支架,并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一跃迈入第一梯队。

晶晨半导体则拿下了科创板受理001号的位置。作为一家无晶圆片上系统半导体公司,晶晨半导体专注于高集成度的多媒体SoC芯片,为互联网电子产品和智能消费类设备提供专业、开放的平台解决方案。目前,晶晨半导体的产品遍及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芯片供应商之一。

“科创板一哥”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首日暴涨逾200%,市值冲破6000亿,成为 A 股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回望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历程,从 IPO申请获受理到上市交易,中芯国际仅用了 46 天,创下我国A股市场十年以来的最快上市纪录,也是近十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 IPO。如今的中芯国际,已然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代工帝国,成为中国半导体代工业第一股。

一个月后,“中国芯片IP第一股”芯原股份也登陆科创板,开市后股价瞬时达到150元/股,较发行价暴涨289.31%,市值超700亿元,其上市也代表着中国在“芯片电路的设计模版——芯片IP”这一环节的突破。凭借丰富的IP储备,芯原股份目前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七的半导体IP供应商。

“A股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在无线通信芯片领域崭露锋芒。翱捷科技成立于2015年,当年11月浦东科创集团便作为天使轮投资者进入。为迎头赶上世界级企业的脚步,翱捷科技在2015至2019年间完成4次业务收购,迅速收集多项基带芯片等关键技术,加速了原始技术的积累。目前,公司已成功量产超过 25 款芯片,产品线全面覆盖蜂窝通信领域、非蜂窝通信领域、AI领域。

在医疗器械领域,奕瑞科技于2020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成为A股资本市场历史上首家医疗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也是融资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专用设备制造业IPO项目。奕瑞科技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根据IHS Markit数据报告,公司在国内细分市场中已跻身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技术性能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今年3月,科创板又迎来“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和元生物。和元生物上市首日即取得“开门红”的成绩,截至当日收盘,以21.91元/股报收,总市值达108亿元。

和元生物被称为基因治疗行业“卖水人”,凭借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多年积淀,和元生物积聚了包括深圳亦诺微、康华生物等知名基因治疗新药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在内的一批优质客户。

还有“A股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第一股”南模生物、“半导体大硅片第一股”沪硅产业……科创板多个“第一”的背后,是企业与上海“科创系”携手走过的历程。

聚焦“硬科技”,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硕果累累

科创板自运行以来,始终坚持“硬科技”的定位,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汇集了一批市场知名度和科研硬实力兼具的明星科创公司。

上海“科创系”的突破与努力,就体现在一直坚守投资硬科技赛道的理念,并确定了 “三最”和“七高”的投资理念。其中,“三最”指产业链最上游、价值链最顶端、技术体系最底层,“七高”指高素质团队、高技术门槛、高行业壁垒、高增长速度、高盈利能力、高市场容量和高研发投入。

从投资领域来看,上海“科创系”投资的6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基本都集中于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其中集成电路、医疗健康行业占比近七成,已形成一定聚集效应,涌现出诸多涉及各产业链环节、多应用场景的龙头企业。

在集成电路行业,上海“科创系”投资了包括中芯国际、格科微、复旦微电、中微公司、聚辰股份、沪硅产业等在内的24家半导体龙头企业。如复旦微电子是国产PFGA行业翘楚,2004年开始在FPGA领域投入研发,2018年推出国内首家28nm亿门级FPGA芯片。从FPGA产品的工艺制程、门级规模、SerDes速率(串行器和解串器)等重要性能指标看,复旦微电子产品的性能参数已可以比肩赛灵思,与国内厂商对比已经走在前列。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浦东科创集团投资的盛美上海无疑是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No.1。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公司陆续突破SAPS及TEBO兆声波单片清洗、单片槽式组合清洗、先进电镀和无应力抛光等核心技术并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在国内的国产清洗设备市场中,盛美上海占据80%左右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产品最全的清洗设备企业,承担着清洗设备国产化的重任。

在医疗健康领域,上海“科创系”主要布局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三大细分赛道,投资企业已有12家于科创板上市,两家企业(益方生物、微创电生理)已于科创板成功过会。

南模生物是医疗服务赛道的明星企业,2021年底在科创板上市。自2000年成立至今,南模生物累计研发构建了超过11000种模型,为基因功能研究、新靶点发现及新药药效评价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服务众多科研机构研究团队、创新药公司及CRO公司。

风雨同舟二十载,上海科创集团见证和陪伴了它的上市之路。上海科创集团在南模生物成立之初就对其进行了投资,并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为其导入资源和提供增值服务,在公司发展的的各个重要节点给予支持。在南模生物的模式动物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后,集团积极为其引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和新投资方,帮助公司形成产业链间的良性互动。

除了集成电路和医疗健康两大重点布局的领域,化工领域的凯赛生物、泰坦科技,企业服务领域的凌志软件、奇安信、新致软件和亚信安全,新能源领域的宏力达、振华新材,汽车交通领域的巨一科技、中自科技、精进电动,以及光电通信领域的中信博、海优新材……上海“科创系”投资的众多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科创之花”越开越艳。

一路走来,上海“科创系”承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偏爱硬科技行业,并长期坚守价值投资,培育出一批硬科技上市企业,也打造了一个硬科技企业的高效资源配置平台,硬科技的烙印更深更亮。

新时代赋予新机遇,打响市场化创投新品牌

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科创板落地上海,是国家赋予它的时代使命。上海作为地方国资重镇,一直在积极打造金融科技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耕耘孕育科创板企业的沃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时代赋予了上海新的使命,也赋予了上海“科创系”新的机遇。2020年,浦东科创集团推出了上海第一个国资市场化的创投平台——海望资本。它承担了上海“科创系”的又一个新使命:走出一条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国资创投发展道路。

海望资本有着非凡的魄力,短短一年内就成功发起组建6支基金,涵盖上海航空产业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文化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募集金额超过100亿元。时至今日,海望资本团队投资的一些企业已登上科创板的舞台。

如于2021年8月登陆科创板的普冉半导体,其IPO的成功对我国高性能存储器芯片的需求有着积极意义。普冉半导体成立于2016年,早年获得了海望资本团队的投资,在浦东优质的产业环境及政策制度支持下,专注超低功耗的NORFlash和高性能的EEPROM两大业务线,产品广泛应用于蓝牙、摄像头、手机屏、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等领域,下游覆盖了OPPO、vivo、华为、小米等众多知名厂商和品牌。

今年3月,海望资本投资企业得一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正式开启了上市之路。从2018年完成3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2020年度先后完成B轮、B1轮和B2轮融资,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不乏海望资本的资本加持,是资本市场一枚蓄势待发的新星。

凭借在硬科技领域的优异投资表现,海望资本荣获2022年亚洲半导体创业投资机构TOP30。“海望资本将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做大做强,2025年成为上海国企市场化管理的第一创投品牌,在全国投资机构排名前十。”上海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对海望资本寄予厚望。

2021年12月,上海科创集团与浦东科创集团进行联合重组,联合重组后的新上海科创集团进入全国国有创投企业第一阵营,海望资本由此也成为新上海科创集团基金运营管理的核心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科创集团、浦东科创集团还双双入选“第一财经2021产业投资机构排行榜”系列榜单。其中,上海科创集团入选年度产业生态战略投资者,浦东科创集团入选年度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机构,两大集团重组整合效应由此体现,进一步增强了国有创投企业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近日,上海科创/海望资本还入选2021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30、中国最佳中资创业投资机构TOP10、中国最佳有限合伙人TOP30等多个榜单。可以预见的是,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上海“科创系”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创投资品牌正不断壮大,上海乃至全国还将有更多科创板先锋企业从这里诞生。

百川汇流,科创奔腾。正因为有着像上海“科创系”这样的“中流砥柱”,各方力量才得以汇聚进而聚变,最终助力科创板呈现后浪奔腾的勃勃生机。站在时代的新路口上,上海“科创系”将一如既往坚持对硬科技产业的投资,发挥国有资本“孵化器”的使命与担当,以敏锐的市场嗅觉、专业的资本运作能力、独到的投资眼光,为科创板孵化培育“硬核好苗”,活跃在时代的潮头之上。


四:香港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1、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去年排名第5)。在研究了经济危机对IT企业开支的影响后,Gartner把虚拟化技术列为企业必须拥有的首要技术。Gartner认为虚拟化技术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具有“瑞士军刀般一刀致命”的能力。Gartner的分析师CarlClaunch表示,虚拟化技术可以让用户“组合不同种类和代际的存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