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爱基金怎么交易(同花顺爱基金交易密码)

jijinwang
最全面最简单的基金分类与区别
最近基金比较火,我的很多粉丝都是也是刚关注基金这一块,我觉得用最通俗易懂最简洁的方式给大家今天普及下基金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废话不多,直接开始
场内基金与场外基金
1,购买渠道不同:
场内基金用证券账户购买,场外基金用基金账户,常用的像天天基金,支付宝,同花顺爱基金
2,交易费率不同:
场内基金买卖以及收费与股票一样
场外基金按照申购,赎回收取费用
3,到账时间不同
场内基金随时买卖,和股票没区别
场外基金定价为每天下午3点后净值结算,到账时间基本为T+2,既卖了后两到三天
是不是很简单,下面我着重讲下大家最关注的场外基金的的一些区别
主要为两大类,指数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
1,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根据基金经理以及基金成立时的大策略,可投资于某个板块或者多个板块,医药,证券,科技,白酒,新能源等,像我们比较熟悉的诺安,银河,广发医疗,中欧消费主题等都属于场外混合型基金
2,指数基金
可分为宽指数基金与行业基金
宽指数基金主要是跟踪类似于中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成分股
行业基金主要持仓某一行业股票,更能表现出行业的发展状况,如招商中证白酒,华夏中证5g就属于行业指数基金
那么有的基金有A或者C的区别,类似于广发医疗保健A,广发医疗保健C
区别仅限于交易费用收取方式的区别,持仓股完全一样
A类为申购,赎回时收费,不收取其他费用
C类是每天收取服务费用
建议长时间持有买A类。
这么写是不是很简单易懂了,希望对大家有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我们评论区见,有错误也一样大家指正

1、同花顺爱基金?

安全,这些公司都有基金销售牌照,他只是一个渠道,你买的基金,就算这个渠道倒闭了,你的基金还是存在的。

2、新手小白如何购买基金?

新手小白如何买基金,那么我从三个方面来给出建议:

第一,从哪里买基金?

基金是由基金公司发售的,集中投资产品,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接购买,在基金公司的官网就可以购买,也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购买,在银行窗口以及银行的网上银行APP就可以购买。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购买,比如通过支付宝,微信理财通以及东方财富同花顺等这些渠道进行购买。

第二,买什么基金?

对新手来说应该买什么样的基金?基金品种很多,现在我国有几千只基金那么选择基金可以通过基金的长期业绩,比如5年收益率,以及回撤率指标来进行选择。如果对各种行业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那么最好选择指数基金投资那些包括跨行业股票的,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基金进行投资。

第三,该怎么投资基金?

股票基金投资的主是股市,股市有涨有跌,那么基金也会有涨有跌,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择时能力,很可能买在最高点,在2015年最高点入场买基金,之后会很多。那么对于新手来说最好选择基金定投,也就是每个月定额买入一笔基金,比如说每月5号购买2000元或者每周四购买500元。金额只是举例,就是通过这种定投的方式来平滑市场风险,那么就算股市下跌也不会买在最高点,只要最后股市上涨都能够获利。

18年前,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推出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从此基金这个新生事物逐渐成为老百姓理财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由于萌芽之初的宣传侧重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导致普通老百姓认为基金近似于银行存款,是不亏钱的代名词。随着2007年和2015年两轮大牛市的加持,基金走进了千家万户。截止2018年底,公私募合计管理资产超过20万亿,有力的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提高基民的认知,什么是基金?怎样买基金等等问题仍是基民最薄弱的环节,今天咱好好聊聊这些问题。

基金究竟是什么?

1、基金的本质

基金本质上可以理解成一种委托关系,即基民委托专业的理财机构(基金管理公司)为基民管理资金并进行投资打理。当然并不是基民提着现金直接丢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就会为基民理财。为了应对众多理财的需要,基金公司会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拟定一份投资计划,做成一款一款的产品,然后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购买。

举个例子:就像中国电信做的各种套餐,有99元包月,也有199元不限流量等,然后通过公开渠道销售这些套餐一样。基民会综合考虑之下选择自认为对自己最优的套餐购买一个道理。

2、基金的分类

承接上面的例子,各种套餐就是不同类型的基金。区分不同类型基金最主流的一个方法就是根据投资对象不同来区分。比如,主要投资于股票就称为股票型基金,投资于债券就称之为债券型基金,即投资股票又投资债券的咱们就称其为混合型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就称其为货币型基金。

这其中重点是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可以根据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又可分为指数型股票基金,多头策略股票基金、对冲策略股票基金等等。

总结:此部分内容是基民必须了解的常识,基民投资基金,最起码的要求的知道自己投入的钱,究竟是咋个规划的。通俗点讲,投资的钱买了什么

怎样选择基金?

了解了基金最基本的常识,下面咱们尝试着介绍一下怎样选择基金。

1、选择基金公司

基金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行业由野蛮生长逐渐进入行业洗牌优化阶段,资源向头部基金公司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强者恒强,中小基金公司会逐渐被市场淘汰。截止2019年6月30日,wind数据显示,剔除货基和理财债基后,按基金公司已披露的所有基金及部分QDII计算,进入前十的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等管理规模超总量40%,原则上我们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选择基金投资

2、选择基金经理

大的基金公司从研发、风控以及销售方面做好了基金后台工作。但一只基金成功与否的灵魂是基金经理。原则上咱们只选择从业8年以上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年龄上低于35岁的剔除。很简单低于8年和小于35岁的基金经理几乎都没有实战经历牛熊洗礼。例如:历史上公募一哥管理的华夏大盘,从一哥离职之后,就很难进入同类基金前50名,当年可是风云基金,无人不知。

3、选择基金

确定了公司,确定了基金经理,接下来咱们该选择具体的基金品种。在选择具体基金品总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基金成立时间。基金运作时间不少于三年,理由在于时间太短,业绩不具备可比性,同时三年以下基金没有被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纳入评级范围,找不到专业的评价。

第二: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产品不选。一只基金产品,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其投资思路和理念很难得以延续,同时更换基金经理这事本身就说明了产品或许有一定问题。原则上咱们只选择5星评级基金。

第三:重仓个股是否和基金契约相符合。很多基金短期业绩非常靓丽,但是仔细研究重仓个股会发现基金经理短视行为很严重,契约规定投资于消费升级,结果满仓芯片题材概念。这种基金或会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长期看也许就死于这种违背契约的操作。

第四:净值回撤控制是否合理。一只基金不可能不回撤,但回撤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基金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增长,而非暴涨暴跌。通常年化收益维持在15%到20%之间就算是合格优秀的产品。

第五:基金收费方式和比例。基金公司在收取管理费时,有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对基民而言,前端收费有利。其次申购赎回费用也会随购买金额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持有时间越长、金额越大,其收费越低。

基金投资的关键点

经过上面的选择比较,基本上基民能选择自己中意的基金了。接下来就是持有基金,在持有基金中,基民应该注意两个关键点。

第一:坚持长期持有。长期持有能有效的摊薄单位份额所负担的成本,目前各大基金公司赎回收费标准基本如下:小于一周1.5%,7天到一个月0.75%,一个月到一年0.50%,一年到两年0.25%,两年以上不收费。原则上,我们建议持有5年以上,因为5年以上85%的概率是会取得正收益。

第二:选择卖出时间,买时时间一定要在牛市最疯狂的时间卖出。基金投资买入时点可以不用讲究,但是卖出时间一定要选择在牛市,以避免来回坐电梯。

总结:购买基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准备买何种类型的基金,其次考虑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最后详细研究具体基金细节。一切妥当之后再考虑买入,在买入基金之后,建议尽量长期持有,数据统计,持有时间超过5年以上,取得正收益概率超过85%。在基金投资中,要做时间的朋友,充分发挥复利的威力!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早些年我们一家都买基金,亏过很多钱,我也是那时候知道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基金的玩意儿。

那是2007年,应该算是第一次基金热,反正大街小巷都在购买开放式基金。

那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基金,就知道能**,铺天盖地的宣传,2006年收益翻倍。

这种基金热度和毫不夸张的宣传,促使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去买基金。

家里我爸我妈,我叔叔阿姨,甚至当时已经年过70的外公外婆,都在疯狂地排队买基金。

仿佛买到就是赚到,像是抢钱一样,很多基金都是开放申购第一天,额度就被抢光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7年的基金狂热,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

虽说都是开放式基金,但当时并不太懂基金的基民,基本上买的都是1块钱净值的新基金,购买渠道以银行居多。

其实行情在2007年底就不太好,2008年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基金从1块涨到1.3,1.5,然后就开始一路下跌。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妈妈在2007年底买过2万块的基金,那是踩在了雷区上。

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基金跌到了就剩8000多块,跌幅近60%。

爸妈加起来买的15-16万基金,在08年跌到破了10万,盈利赔光,还把本金搭进去了。

2009年的反弹,基金回了点血后,亏得很少就止损了,十足地坐了一把过山车。

后来,我看过一组数据,2007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50%左右,虽说很糟糕,但是相比指数总体跌幅要小,主要是新发的基金仓位不高,所以损失没有那么的大。

由于身边的人都是巨亏,所以我对于基金这个东西,一开始印象其实是特别的差。

如果做股票投资,是自己能力不行,导致了亏钱,那么买基金,就是把钱给别人玩了半天,然后巨亏,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按照当时的认知水平,基金在我眼里就是代客理财,或者说代客做股票投资,不管输赢都收费,实际收益率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基金搜索,基金排名,除了知道一个华夏大盘精选特别牛,基金一哥叫王亚伟以外,对于基金还真没什么概念。

自己买基金是2013年开始的,至今8年了,定投基金是2016年开始的,坚持5年多了。

起初去买基金,也是被求爷爷告奶奶的那种,以前的同事去了银行,做客户经理,有任务指标,是个女同事,拉不下面子,买了5万块。

要知道2013年是市场最差的时候,2000点左右,基金募集压根没人买,也没人敢买。

当然,一些崇尚价值投资的基金公司,仍然尝试着在募集资金,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基金也需要有子弹。

买完基金,说实话也没去看,就扔在那里,也很少打开银行的基金账户,印象里一开始没太多收益,但几乎没怎么亏过钱。

等到2014年,行情来了,想起来自己还有基金,净值已经涨到1.6,就是5万变成了8万多了。

这让我觉得基金其实还是可以的,至少是有收益的,让我这个基金小白还是很开心的。

2015年的巅峰,基金净值最高到过14万,相比5万块本金,涨幅最高有180%,只不过后来股灾了,基金净值再次腰斩。

基金最大的问题,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仓位要保持60%,或者说实际都在70-80%以上,熊市里不抗跌,回撤也不少。

至于散户买基金亏钱,那主要还是因为追高,因为2015年,又经历一场基金热,当时自己忍不住还加仓过5万块钱基金,最后不仅没赚,这只基金还是亏了大概15%出来的。

不过,我正式入局基金,开始做深入的研究,是2016年,也就是开始定投的那一年。

那时候网上还没有那么多鼓吹基金定投的言论,是一个业内的朋友,拿他自己做基金定投的实际数据给我洗脑。

虽说我也不是完全接受这一套,但多多少少愿意尝试看看。

之所以分出一部分的钱去布局基金,还有一个原因。

是因为当时的自己还比较喜欢小盘股题材股,不喜欢买蓝筹股,但那时候蓝筹股的行情很不错,导致基金的收益率明显跑赢大盘。

就这样,一个小白正式入场开始了基金投资的这条路。

说实话,到现在还没搞明白自己投资基金究竟的回报率有多少,因为采取的是基金定投+点投的方式,收益率计算,叠加时间成本,不同算法会有些很大的偏差。

再加上从场外基金做到场内外结合的方式,场外长线为主,场内短线波段。

实际收益率,在我看来已经不太重要了,**就行,这才是重点。



聊聊我自己怎么研究基金,购买基金的吧。

现在的很多方法论,其实也都是这么多年自己对研究基金投资做出的总结。

我觉得,每一个基民,都必将经历从基金小白,到稳定盈利的过程,中途也一定会经历兴衰的周期,**亏钱都是很正常的。

先说对于基金买入时机的选择,80%的盈亏,取决于你什么时候买基金,最多20%才是你买到好基金还是坏基金。

所以,基金投资的入场时间,在我眼里是最最最重要的。

之所以一部分资金用来做定投,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降低择时带来的风险。

最初的时候,我自己对于定投也没概念,就是那种傻瓜式定投,每天都投的那种。

目前有3只基金,我仍然选择了傻瓜式定投,两只是2016年开始的,一只是2021年开始的。

2016年开始的,当时给自己做了一个十年定投的计划,选择了两个行业。

一个行业是关乎国运的军工,因为2015年军工爆炒,2016暴跌,估值一下子腰斩到30%位置,我觉得可以开始投资了,而且会长周期进入低估值区域,进行复苏。

军工这个行业,在当时的我认知范围里,没什么景气不景气一说,国防这个事情,应该是财政规划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还有个原因,是认为未来十年肯定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就是彻底收复台湾,利好军工,所以定投至今。

第二个行业,是当时很火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之后因为中美贸易战,就不再提及这个概念。

但是当时这个概念相关的基金已经发售,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目标肯定不会变,于是当时定投了这个概念,选择的是工业制造4.0为主要方向的基金。

这个基金也是定投至今,打算直接定投到2025年。

当时的市场,芯片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还没那么火,都没什么概念。

2021年定投的基金是科创50,自己也买一些科创板的股票,但说实话真的非常难选,买个科创板的指数基金,是指着管理层选进指数的成分股发光发热,享受一下整个科创板带来的行业红利。

除了上述三只基金,其他的基金都做择时的定投,就是在某个阶段做定投,并不会长期定投,更不会边涨边定投。

曾经的理念是对基金做长期投资,也非常认可。

但是对于一个原生态的股民来说,还是喜欢自己下场去动手交易和选股。

所以,在之前会做一些基金长投,现在的理念是在熊市持基,牛市持股。

也就是说,现在更倾向于基金回撤的时候入场布局,等到基金有一定收益后,就进行赎回。

当然,这种方式肯定不适合大部分基民,因为基民是没有择时能力的。

先说说自己目前基金购买的择时选额方式,供大家参考。

从基金高点回撤15-20%开始布局,波动大的就20%,波动小的就15%。

布局的方式以定投为主,以前喜欢周定投,现在喜欢日定投。

当定投亏损高于5%,定投金额翻倍,当定投亏损超过10%,开始逢大跌手动加仓。

原则上,当你的定投亏损超过10%,实际的回撤率要在15-20%了,加上从高点回撤的15-20%,也就是基金总体的回撤30-40%。

现如今不存在大熊市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或者说就是给到一个非常好的入场机会了。

所以,这个时候双倍的定投金额,以及手动的基金加仓,是我自己比较常见的布局方式。

当定投收益超过5%,说明总体行情已经摆脱了震荡区间,就停止定投,收益超过20%后,开始手动分批减仓。

我认为定投的意义在于不确定的底部区域,摊薄成本,以时间换空间的资本积累。

当行情重新启动,并且明显脱离底部区域的时候,停止定投,不再增加仓位,是为了保护好资金的成本,不让成本随着行情上涨而大幅度提升。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种择时方式和交易策略,不能赚到什么大钱。

我只能说,在熊市持基的这种操作思路下,基金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性的收益产品,并没有指望它带来超额回报,想要超额回报从二级市场去获取,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选基金的思路。

起初,我对基金的选择也没什么思路,都是别人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

后来,渐渐有了逻辑主线,或者说摸索出自己的方法。

我认为,即便是明星基金,过往历史收益高,也不代表未来收益一定好,阶段性收益好,也不代表长期的收益一定好,基金经理某个时间段很厉害,也不代表会一直很厉害。

所以,没必要追热点基金,看收益排行,并不是排名靠前的未来一定净值走势好。

对于基金的选择,我一般从四个维度去看,由上而下。

每个人选择基金的思路不同,仅仅做个分享。

第一,所在行业。

我个人更偏向于行业基金,而不是哪一类综合型的成长基金。

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有一些股民的思维方式,不太愿意真正意义上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投资。

行业基金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投资一个行业,没有个股爆雷的风险。

准确地说,投资行业基金,更像是让基金帮我去寻找这个行业里,更优秀的上市公司,做一个一篮子的投资。

行业的选择,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业绩预期增长非常迅速的,另一种是行业平稳,但是估值越来越低的。

比如这两年的芯片、新能源之类的,就属于第一种,行业总体增速很高。

像上证50,沪深300等,就属于第二种,指数挂钩经济,增速相对缓慢,但很平稳。

两种都会选择投资,但更倾向于前者,毕竟长期来看,前者的收益空间更大。

有时候,会有自己特别关注的行业,或者说是自己的偏好,也是会主动去进行投资的。

第二,超额收益。

行业选完了,肯定得找行业内优秀的基金了。

通常,很多人会选择基金排名,把排名最靠前的基金,认为就是行业内最优秀的。

诚然,从过去的业绩情况,你这么认为也没错,但是过往毕竟不代表未来。

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对比基金与行业平均的表线,找到长期能跑出超额收益的那一些。

长期跑出超额收益,可以理解为实际收益率曲线,不论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计算,都能跑赢行业平均。

所以,关于超额收益这一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排名就行。

排名正确的用法是,寻找长期排名靠前的,最好是若干年都能跑出同类前30%优秀成绩的。

好的基金不一定排名靠前,但排名靠后的基金,一定不是好基金。

基金的超额收益,已经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水平,所以我不太会特地的去考察基金经理的水平到底有多牛,都在业绩上体现了。

第三,基金规模。

接下来我会看一看基金的规模,对于基金的规模,我还是比较在意的。

当然,这个基金规模,并不是很多人看一眼基金规模有多大。

我会查一下基金规模的变动历史,有没有出现过大量赎回,或者大量申购的情况。

大量赎回的基金,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否则为什么会遭到大量赎回。

而且,散户赎回的一致性很低,大量赎回通常是机构资金撤退的一种标志。

如果基金规模短期内出现暴增,我也是不会考虑的。

尤其是业绩排名靠前,导致大量申购,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很危险。

一个能管50亿的基金,不代表一下子能管100亿,200亿,规模太大,既定策略就会发生变化。

而且,基金因为净值暴涨导致的规模暴增,很有可能最新募集到的资金会在高位站岗,风险很大。

规模稳定,随着净值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基金,50-200亿之间的,是我特别喜欢的。

低于10亿规模的,除了指数基金,其他就很少考虑了。

很久之前买过一只基金,由于规模跌破2000万,结果在我买入后,并没怎么亏钱的情况下,竟然强制注销了,真的非常的让我吃惊。

从此,小规模的基金坚决不碰,成了我的原则。

第四,基金费用。

最后,基金的费用还是会稍微看看。

毕竟同类型的基金很多,有一些费用就会明显高一些。

管理费1.5-2%,认购费0.1-0.15%,赎回费有些730天内都收。

差不多少的情况下,尽量看看费用低的基金,毕竟不管是长期持有短期持有,多多少少会有些差别。

虽不说是重点,但也在考虑范围内吧。



小白买基金,还真没有公式。

说白了,交易市场怎么可能会有单纯的复制。

你只有通过学习,然后去实践,慢慢摸索规律,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股票如此,基金亦如此。

在投资初期,多注意风险的规避,不要有赌博式的投资心态,不要指望暴富,小额分散更合适。

还有,基金一定是存在回撤的,所以不要因为下跌就心态崩溃,要懂得直面亏损,总结经验。

认清自己是基金小白的本质,通过实践和时间,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