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核心资产混合基金怎么样(华夏核心资产混合型基金)

jijinwang
截至目前,基金二季报最敢说的应该是华夏基金的华夏行业景气基金经理钟帅——“核心资产”上躺赢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原文如下:我们认为在经历连续两年的大幅上涨后,“核心资产”的估值已经无法与业绩增速相匹配,在所谓“核心资产”上躺赢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1、有没有适合中长期投资的基金推荐?

从提问中可以看出,题主是想一劳永逸,买入一只可以长期持有的基金,有没有这种基金呢?答案是有的。

一堆回答的人扯一大堆有的没的,说那么复杂。投资的就是大道至简,你越搞的复杂越赚不到钱

既然是想长期持有,那么主动基金就不考虑了,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看好的基金经理就换人了,继任者水平如何不能确定。那么选择范围就定在了指数基金,因为指数是根据规则制定的,可以说是永生不灭。

选什么指数基金呢?熊市抗跌,牛市跟涨,这是最理想的,不卖关子了,直接说结论: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2005.1.31指数成立,基数1000,截止2020.9.16,目前指数23390.93

15年23倍,应该说是完虐市场上95%的基金了吧

为什么消费股容易出长牛的股票呢?

农夫山泉2元一瓶,这个水有成本吗?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农夫水瓶的成本也不到2毛钱,生产瓶农夫的成本最多就2毛钱,最大的成本是运输费用。全国生产水的公司很多,对农夫而言,只要通过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农夫,通过营运让更多的商超接受农夫,农夫每年的业 绩就能够稳步增长,直到其开发完中国市场的潜力。 消费者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一旦接受了农夫山泉,就很难接受各种小牌子的饮用水,除非有人发现农夫山泉的水有毒,喝多了生病,否则农夫会稳定的占据市场。 消费者是理性的,也是不理性的,1块钱的康师傅,2快钱的农夫,10块钱的依云,都是水,但是很多消费者就是愿意买2块钱的农夫和10块钱的依云。

消费股有一个滚雪球效应,绝大部分消费股不要大额的研发,不需要更新配方,只要你的客户 增多,你的客户就会越来越多。高科技股不一样,年年都需要研发,一旦技术落后,就将面临 较大的经营风险。消费股看起来很低端,但是经营的稳定性远高于科技股。 做消费股,一是看业绩,二是要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锚定效应,品牌的锚定效应越强,未来的成长潜力就越有保障,譬如茅台通过国酒茅台锚定了一大批的消费者。买消费股,某种程度上也是买广告策划营销能力。

中芯国际,算是A股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了吧,毛利率20%,净利率最新季报只有6%

贵州茅台,毛利率达到恐怖的90%+,净利率也有50%+

你是投资者的你会投哪一个?

中国市值最高的是贵州茅台,而美国市值最高的是苹果。国家为什么要上科创板,搞注册制,就是因为科技研发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仅靠政府拨款是不现实的,要利用股市来融资。100家科技公司,只要最后能走出来一家,国家的目的就实现了。但是作为投资者呢,除了投那一家成功的人外,其他99家基本都是当了炮灰。

我到市场是为了**,不是为了奉献情怀的,所有科技类炒的再热闹我也不会去碰。

中证消费指数相关基金在支X宝就可以买,怕被人举报,代码就不发了,希望能帮到你

同学们,这堂课,老闫来继续给大家上课,其实讲道理,所有股票类型基金都适合中长期投资,那么老闫这里可以个人推荐一些适合中长期投资基金,推荐有风险,买基金需谨慎

其实所有的股票类型基金都适合中长期投资,那么有哪些呢

为什么指数基金,债券基金不推荐中长期呢,债券基金风险低,适合随用随取,指数基金适合长期投资。所以股票基金适合中长期投资。

股票类型基金分很多种,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所以老闫仔细讲一下股票类型基金分类和看好原因,大家可以酌情考虑

1、行业纯主题类基金,比如医药主题,白酒主题基金,中欧医疗,景顺长城等,这类基金持仓一般就是单一板块挑选,板块好,他就能涨,板块不好,他就会下跌,风险相对高一些,不过收益也会高很多

2、行业板块主题基金,比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招商生物医药指数等,这类基金,持有一个板块里面所有基金,持仓多跟踪一个板块指数,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率一般,也比较不错

3、混合类基金,比如兴全合润,富国天惠,混合类基金,持仓各行业低分领域龙头,能抗能涨选一个善于调仓换股的基金经理,那么你就是最靓的仔,风险低的同时收益还会更高。

以上设几类基金,都适合中长期持有,其实所有基金都适合长期,但是中长期最适合的还是混合鸡,纯主题基金,以及行业指数基金。

那么,以上老闫推荐的基金全是个人举例,请大家慎重选基,投资有风险。

中长期持有,我会选长跑选手,骨灰级的朱少醒,8年业绩冠军谢治宇。风格均衡、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我选袁芳、王崇。

我建议考虑配置,买绝对收益产品,推荐谭昌杰。这五个基金经理的产品,会是我的长期底仓,超过6成仓位。

其余仓位,我会酌情考虑配置一些二侧重行业的主动型基金。比如科技、医药等。

科技类,选崔莹或者周应波。

袁芳已经侧重消费,不需要另找一个消费行业。若特别看好白酒,可以选张坤,或者白酒指数。跟刘彦春相比,他更喜欢的是商业模式比较好,哪怕管理层不给力,也能**的公司。张坤与刘彦春之间,我选择张坤。

医疗,选葛兰。

基金投资像开公司,自己做老板,挑选合适的基金经理为我**。

一、 投资风格与理念

每个人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偏好都不一样。没有不好的基金经理,只有不适合的基金经理和风格。有些经理的风格比较极致,像张坤与刘彦春,持股集中度很高。他们的基金涨起来可能气势如虹,跌起来又可能飞流直下。只要长期收益率够高,收益率一直保持向上,波动性大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看我们自己的承受能力,对波动的偏好。最怕的是,看到业绩好,头脑一热就冲进去了。对基金经理没有什么研究,没有信心与他们一起穿越牛熊,一跌就心慌,低位割肉,这样就亏钱了。

持股集中度

袁芳的持股非常分散,但持有行业相对集中,以消费和科技为主。她的前十大重仓股不会超过40%,一般持有股票五六十只。她若敢重仓买,必须对股票有足够的了解与信心,否则,她会轻仓多买一些股票,来分散风险。她其实是认可持股集中的,也希望未来能找到值得她重仓持有的股票。不像朱少醒、董承非持股分散是他们追求的模式。

王崇持股较为集中,但不如张坤、刘彦春那么集中。

选股思路

袁芳目前已经转变为自下而上,可以预见她未来的持股集中度会提升。她目前更擅长行业轮动,选股相对均衡,更温和,不那么极致。

王崇与袁芳相反,持股集中,行业比较分散。原则上每个行业不超过10%,特别看好的行业也不会超过20%。他重视估值,更喜欢左侧交易,不喜欢抱团。

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投资风格跟自己的风险偏好匹配的基金经理。各大平台都有测试风险偏好的,但我觉得那些风险测试也不太准。很有可能,你是根据你的认知,“应该”如何回答,而不一定是你“实际”会如何表现。所以,如果你根据这个风险偏好买了不符合你的脾性的基金,拿不住,交了学费,你也不要太在意。

你若能为了追求高收益,承受得住收益率大起大落,可以买风格极的主动型基金,比如张坤、刘彦春、周应波等。若你喜欢收益率稳健,不喜欢大起大落的,风格均衡的基金经理,比如袁芳、谢治宇等。

买基金,最好有配置,建立组合。就像开公司,只有单一产品线,万一这个产品线表现不佳,当年公司业绩就泡汤了。组合的收益率越高,波动性越小,越好。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低的波动性,有时候是要牺牲收益率来换取。在组合的设计中,风格极致的基金经理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之内,让组合的总波动率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举个例子,我目前的仓位是九成,九成仓位中,有两成是绝对收益,或者股债基金组成的固收+产品组合。我今年跑赢沪深300指数超过五个点,得益于这三成现金+绝对收益仓位。到了上涨行情,我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距离可能会缩小,因为我这三成仓位。

二、 业绩

业绩是衡量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的硬指标,但看业绩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观察基金经理从业以来的长期业绩,一目了然的年化收益和最大回撤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必须优异。看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韭菜儿app上有)。逐季对比沪深300的收益情况。


我今年春节后定投了六位优秀基金经理的产品,他们分别是张坤、谢治宇、袁芳、周应波、王崇、杨浩。不同时期,都是袁芳的收益率最强,杨浩最弱,袁芳在不同时期的收益率能跑赢杨浩7个百分点。看他们几个三年、五年的收益率,也是袁芳跑赢。所以,我现在重点加仓袁芳的基金。

第二层是考量比较极端年份里基金经理的表现,在市场遇到系统性风险时,基金经理的风控水平才最能得到体现。

第三层则要看基金经理在手风不顺时业绩如何。

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必须足够长,至少五年以上。5年,差不多是基金经理走向成熟的时间周期。经历过完整牛熊市周期的最佳。

我选择朱少醒,代表了董承非、周蔚文这一类骨灰级长跑老将,虽然他每年的业绩并不是最出彩的,但长期业绩好,我更有信心长期持有。

看基金公司的实力。大公司能提供更好的投研支持,团队稳定性更高。谢治宇的老婆据说炒股比他还厉害,可是他老婆所在的公司是小公司,这是一直让我犹豫的地方。

看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主动型基金的规模与收益率是天敌。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大了,灵活性就会变差。像刘彦春管理的几个基金收益率都差不多,买的时候就要挑规模小的。

当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150亿,就要留意了。基金经理若能管理规模很大,又保持优秀的年化收益率,这个基金经理的实力很强。周应波,2020年上半年在基金规模急速上升时,也被招行剔除五星之选,其后有一段时间他的基金表现果然不太好,好在几个月后,他的业绩表现重新好了起来。春节后大跌,新能源车不太景气,他的表现又比较弱,这说明他并没有比其他优秀基金经理优秀很多。

三、 回撤

基金经理要有主动控制回撤的意识。复利的基础是正收益,大起大落的业绩表现肯定不利于复利积累。主要看成立以来的历史最大回撤(韭菜儿app上有);尤其是跨越牛熊时,与同期沪深300指数回撤对比。也要结合最近一年的回撤看。

最大回撤率指的是基金在一段时间内预期收益率下降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率越大,越难回本。最大回撤率越小,风控能力越强。

看回撤,要考虑同期数据。2018年全年上证指数最大回撤为30.24%,袁芳只回撤了10%左右,风控能力非常好了。但今年春节后大跌,袁芳宣布不控制回撤,回撤的确不小,但净值回升得也很快。

我现在觉得控制回撤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净值回升快就行。基金经理想控制回撤,也不一定都能奏效,有一定的运气因素。

四、 信心

基金经理的量化挑选标准,是建立自己的基金池必不可少,就像企业对招聘有一定的硬性条件。一个员工硬性条件再好,也要经过相处之后,才能看到他的表现,对他建立信心,长期合作。基金经理也一样。

只有建立了真正的信任,我才能拿得住他的基金。建立信任,通过持有他的基金,观察基金的表现,感受他的风格,是否让我感觉舒适、安心,才能长期持有。

杨浩是我目前持仓最重的基金经理,曾经他让我感觉最舒服。收益率不激进,但也不差。很稳,回撤相对小。一直稳步向上,我持有体验好,踏实放心。春节后,他受顺丰拖累,业绩表现不太好。但我还是想再观察一下,不愿意减仓。

周应波的基金是我去年年初最先持有、当时最重仓,但我在他去年年中表现低迷的时候,止盈了一半仓位。下半年他因为重仓了新能源股票,表现勇猛的时候,我只赚取了年初计划一半仓位的利润。经历了周应波基金的起跌之后,对他的风格有了认识,才建立了信心。看数据才知道,他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很不错,最大回撤仅仅次于袁芳。

同样地,今年年初我卖掉白酒指数基金,改买重仓白酒的主动型基金。刚刚较大仓位买入刘彦春的基金,遇到白酒调整。最大跌了7%,从他过往的表现,我认为应当有信心,不割肉。但我没有持有过他的基金,不了解他的风格,也没有信心大幅趁低加仓。只加了十分之一的仓位。

去年年中,我曾经很冲动地调仓重仓买入1218,当时它涨幅非常大。那时我尚未形成对基金的认知体系,根据过往表现来买入。结果这支基金从2020年八月份买入以后一直跌,最多跌了13%左右,直到最近才回本。而同期买入的易方达蓝筹涨幅高达63.8%,我的第一大重仓基金完美地错过了去年下半年这么好的基金行情。我的错误在于,未经试仓,重仓买入自己并不了解的基金经理。

我未经试仓重仓买入的基金中,失败率超过了50%,包括1218与诺安。买入后不久开始跌,越跌越不甘心割肉,结果持有很长时间。诺安持有超过一年,迄今依然亏损,前一段时间我补了一点仓。在2020年波澜壮阔的基金行情中,完败。这两支基金加起来曾占据了我2020年仓位的将近一半,我算是交足了学费。

交了学费的结果是,今年基金大跌,我没有慌,没有杀跌,坚定持有。我觉得这是更成熟的投资基金的态度。当然,我围观了关注的大V们的收益率,发现自己也没有跑输。


欢迎关注我,我每个月会晒我正在定投十五年的基金组合表现,希望与大家一起见证时间复利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