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 股权(浙商基金010148)

jijinwang
16岁时,沈凤飞的梦想是做个好泥水工;50岁时,沈凤飞的梦想是在北京长安街上盖一座以“华成”命名的大厦。三十多年来,他的梦想一直与建筑有关。在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沈凤飞与著名企业家任正非、知名浙商汪力成王振滔钱金波求伯君等人并列排名。沈凤飞用三十多年的默默无闻,将一个小小的建筑队打造成一个有着房地产、建筑、化工、投资等四大产业,规模数十亿的企业集团。
每个礼拜一早上八点,在华成集团的办公楼里,董事长沈凤飞总会召集集团管理层开例会,这是多年不变的老传统。从2008年开始,例会上,沈凤飞强调最多的是“我们现在做事业,在讲诚信的基础上,第一要‘稳’,第二也要‘稳’,第三还是‘稳’。”
  
这个说着一口难懂的“杭州萧山普通话”的人,没有受过正统教育,语言并没有成为他做生意的障碍。跟大多数萧山商人一样,沈凤飞靠着自己的勤奋起家,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成就了自己的商业王国。
2008年6月,沈凤飞站在钱塘江边,仰望着那幢201米高的华成国际大厦,饱经沧桑之后功成卓越的沈凤飞,微笑里积淀了超越梦想的自豪和欣慰。造高楼的梦想源于儿时对母亲的承诺,而当这座大楼真的有一天耸立在自己眼前时,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这幢大楼成为了华成集团实力的象征,也是沈凤飞商业个性的体现。
  
“他一直在努力,在改变,在进步。”作为华成集团第一任总经理的杨发根这样评价沈凤飞。2004年,由于个人原因杨发根离开华成,当他2006年再次回到华成时,发现华成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有些转变的,哪怕这些转变很痛苦。”回忆起这段历程,沈凤飞说,“对人的信任如果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上,在管理上就会难以超越。在华成,如果是我的家人,我对他们的要求会更高,工作时会不断督促、教育他们。”
  
沈凤飞严格要求总经理的同时对自己也相当严格。他常说,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认识到一点:员工做错,是总经理的责任,总经理做错,是董事长、总裁的责任。企业效益下降不能首先责怪员工,董事长和总裁应当首先想想自己的决策有哪些失误的地方。企业应该要让员工每年的收入不断提高。
  
在给予压力的同时,沈凤飞也给予管理团队相当丰厚的回报,而这足以成为各位老总们努力的动力。“我们一般不用股权激励,而采取高奖金政策。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子公司老总今年超额完成了净利润任务,那么拿出超出部分的40%作为奖励,其中20%作为他个人的奖金,另外20%由总经理奖励给管理层人员。”
  
在整个管理中,沈凤飞的稳健个性与旗下子公司的充沛活力形成极好的互补。大的方向是沈凤飞掌舵,而基层则提供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方向和动力有十足保障的基础上,华成这条大船正朝着一片辽阔的海域航行。
  
“草根”浙商沈凤飞的资本之路
  
以建筑业起家的沈凤飞,显然并不满足于实业。早在2006年12月18日,沈凤飞就以每股3.95元的溢价收购杭州市商业银行500万股的股权,成为其股东之一,这件事显露出了沈凤飞进军资本市场的想法。
  
对沈凤飞这样的草根浙商来说,“资本运作”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但沈凤飞却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创投业将是集团未来利润的主要来源。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者对其他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优化后再转让,实际上就是资本运作。” 沈凤飞毫不掩饰对资本运作的热情,“投资回报大,资金周转快是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资本市场极具诱惑力,但在沈凤飞看来,实业仍然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们主业有五块。其一是建筑业,未来我们计划要做到30—50亿;其二是精细化工业,也就是有机硅;其三是房地产业;其四是市场物流业;其五才是金融业,投资理财。”
  
华成集团从2008年开始,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承接业务,自行施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建筑业既是华成的立足之本,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在建筑业一块,华成可以解决一万五千个就业岗位。而在钢结构方面,沈凤飞的目标是锁定高层建筑这个细分领域,打出自己的品牌。201米的华成国际大厦,不仅是对华成实力的证明,也是对华成钢结构品牌的锻造。
  
在造房子的过程中,沈凤飞发现了有机硅市场,如果能自己研发、生产高质量的有机硅,建筑成本会获得很大的缩减。如今,华成自己研发、生产的有机硅产品已经赢得了广阔的市场。跟进口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便宜、质量可靠的特点。
  
在被记者问到,未来10年最值得投资的行业或项目时,沈凤飞认为,不同行业有其固有的周期,同时又受到宏观经济走向的制约,因此要针对特定行业进行综合评估。就目前走势来看,创业投资在今后将获得较大发展空间。新兴行业(高科技、新能源、低碳环保等产业)将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2010年12月10日《中国商人》杂志

浙商基金旗下权益产品规模相对疲弱,且公司盈利状况不乐观,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134.75万元和931.85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齐文健


辗转五年,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商基金)50%的股权转让事宜终于获批。


1月下旬,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浙商基金变更股权的批复。公告显示,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大网新)、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通联资本)将所持有公司的全部股权合计50%转让给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人寿)。


此次转让完成后,浙商基金股权变更为:浙商证券(601878.SH)、民生人寿、养生堂有限公司(下称养生堂)持股比例分别为25%、50%、25%,而原股东浙大网新、通联资本清仓减持后退出。


作为浙商基金新晋大股东,民生人寿的控股股东是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持有前者37.32%的股份。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万向系”实现了对于公募基金公司的布局。


民生人寿入主


公开资料显示,浙商基金成立至今已近10年,由浙商证券、浙大网新、通联资本、养生堂共同发起成立,持股比例均为25%。


此后,上述四位股东于2012年7月27日进行了同比例增资,增资完成后,四位股东持股比例不变,浙商基金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3亿元。


2014年8月14日,浙商基金股权转让在浙江省产权交易中进行。经过4个小时、389轮竞价,“万向系”旗下通联资本终以4.14亿元竞得该公司50%的股权,与最初1.77亿元挂牌价相比,超出一倍有余。


彼时,浙商证券及养生堂与通联资本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前两家公司将其所持有合计50%的股权转让给后者。


时间进入2015年4月,浙商基金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从高玮变更为肖风。据了解,同年3月,即上述股权交易合同签署7个月后,该次法定代表人变更得到证监会核准,而肖风受命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同时还担任着万向控股副董事长、万向信托董事长等职务。


不过,这50%的股权并未随着浙商基金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而落地,一等就是五年。之后浙大网新、通联资本将所持浙商基金合计50%的股权转让给民生人寿,实现了“万向系”控股该公司的愿望。此次股权变更完成后,浙商基金将成为“保险系”公募基金公司的新成员。


挣扎亏损泥潭


虽然此前股权变更迟迟悬而未决,但肖风的加入还是给浙商基金的发展带来一些变化。


从管理规模来看,2015年以来该公司管理规模有所增加,当年三季度末规模仅为25.05亿元,到2017年一季度末已飙升至609.66亿元。但此后规模又明显缩水,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257.3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浙商基金管理规模大幅增长背后是货币型基金的贡献。该公司旗下有两只货币型基金,分别是浙商日添利和浙商日添金,两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管理规模在2017年一季度巅峰时合计为458.64亿元。但截至2019年末,这两只基金的规模为101.96亿元。


相比之下,浙商基金的权益类管理规模却持续不振。Wind数据显示,这一数字2015年末为34.89亿元,2017年末已降至21.2亿元,到了2019年末凭借年内发行的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终破40亿元,达到43.36亿元。


同时,借着去年A股市场结构性牛市的东风,其权益类产品实现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浙商基金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44%,在126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17位。


不过,伴随管理规模如“过山车般变动”,浙商基金的盈利情况不甚理想。Wind数据显示,2010—2014年期间,该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均亏损超2000万元。2015年后,亏损程度开始收窄,2016年和2017年,浙商基金扭亏为盈,分别实现681.25万元和978.35万元的盈利。然而,这一向好的发展势头却又在2018年止步。


根据股东方浙商证券2018年年报数据,浙商基金当年实现营业收入9315.22万元,净利润为-2134.75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318.2%。事实上,2018年上半年浙商基金已亏损1097.72万元,而下半年再度亏损超千万。


这种亏损局面持续到了2019年。浙商证券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浙商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489.97万元,净利润为-931.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