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书评审意见怎么写?

jijinwang

一、社科基金评审意见怎么写

每年的基金评审意见:
第一年:虽然距离资助还有很大距离,但是课题的创意不错,再接再厉;
第二年:课题很有创新性,也做了很扎实的基础工作,已经过了初审并且顺利上会,但是因为上会的本子里也有很多写的不错的,所以没能资助,希望下次努力;
第三年,本子和去年又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今年上会后被选中资助的本子比例从70%降到了50%,所以你的本子又不幸被淘汰,很抱歉,十几年不遇的事情被你碰上了,请谅解;
第四年:这个课题已经没有新意,这个方向早已过时了,这标书的作者缺乏最基本的背景知识和对学术前沿信息的掌控,研究基础也都是用的过时的老方法,这样的本子还想得到资助,是做梦呢还是喝多了;

二、基金项目评审意见怎么写

2022国自然申请的6点忠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常规项目)正在进入冲刺阶段,针对相关申请中的情况做一系列的总结,供 2022 申请撰写时参考:
1、科学问题属性(分类评审)首当其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更好的实现资助效能及引导的“抓手“;在申请人与评审专家两方面都需要准确的理解其改革的内涵及意义,才能更高效的实现高质量的项目遴选;每一类的科学问题属性的评审要点均不同;此外官方对于四类的科学问题属性界定更为清晰,目前 2、3 类较为多,1、4 类相对少。这是因为当下我们的科研环境的主流状态,二类前沿及三类应用做的较多,一类纯原创与四类交叉暂处于相对较少的环境。
但正因为目前第一类的要求比较严苛,导致相关申请仍比较少,但自然基金又是追求重大原创的支持导向;部分评审人也在呼吁对于第一类纯原创的上会率的保护性引导;同时更注重给予结合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方向探索及应用的项目立项机会。
所以在选题及选择科学属性及撰写上务必重视。
2、“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基础
无论任何时候,工作基础对于能否立项决胜总起到关键重要,由于推进的同行评审机制,评审专家尤其是小同行在浏览一遍申请书时,往往就知道申请人是不是真的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工作,是不是真的熟悉申请的东西,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基础。
如果申请人的工作基础很差,基本上就不怎么熟悉要做的东西,怎么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标书?科研申请也是一种链式反馈,项目立项往往是积淀的回复。
很多二战,三战的申请人在针对性补全“证据链“---取得相关的成果(论文、专利等)后,相关申请就能使获得立项的机会大大增加。
所以无论是否申请2022年国自然,都应该继续保持研究工作的开展;如果有一些工作尚未公开发表,但已经进行初步结果期,可积极的将相关研究的一些成果(不一定是公开发表的内容,但也需要注意保护自知识产权)以较好的形式纳入研究基础中。
3、不等立项,持续开展研究
国自然有时候也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例如当年的立项平衡、个别函评专家遇到了特别小的“冤家”同行等等,如果运气不好申请了两三次才中,几年就过去了,再好的思路也经不住这样拖。此外,现在科研竞争激烈,很难说你能想到的别人就想不到;同时不可否认有极个别专家抢发点子的事情。
青年朋友在进入科研岗位后,工作选题确定后要务必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科研体系(科研标签),克服困难不断推进;就算头两年不中,但你的研究基础是一直加厚深入的,对未来立项是非常稳健的保障。
在等待立项前后,应该尽可能的争取项目的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争取其他科研资助渠道;尝试开放课题等等。只有进展,才有成果,才能实现预期中标;不然容易陷入“死循环”--没有资助---没有成果---继续申请---没有变化,周而复始。这在青年申请人早期的黄金科研阶段,容易错失时间,有尤其是较多人才项目有年限要求,并不利于发展。
4、选题-慎重,慎重,再慎重
当前的青年科研人知识面很宽,有部分人倾向于申请交叉学科的内容,而往往在面青项目中出现评审专家意见两极分化的情况。由于自然科学基金推崇的同行评议,在常规领域可能评审专家尚为小同行,但在一些较为宽阔的领域则显然是大同行较多,同时专家仅为该次评审遴选,这导致往往在一些较为宽广的领域,专家的知识结构往往不足以匹配申请书所表达的内容,在不熟悉申请内容的背景下,评审意见容易产生大的出入,这类申请书运气差的直接无法上会,就算作为“带病”(B 类)上会类型,因为时间及名额情况,无会评专家力挺较难过关立项。
5、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养
评审基金和论文审稿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当一本逻辑清晰、格式均一、图表完美的申请书时,至少申请人不会直接给予一个负面档次的评价。避免负面的评价对于申请书的前途非常重要。而且同行评审各种类型都有,有大致浏览型的粗糙型存在;也有相当一部分评审专家是非常细心认真,有部分资深评审专家对于细节化撰写问题的发现精神会让很多申请人汗颜。
虽然国自然不是八股,但对于细节的态度往往是你的态度展示。有评审人曾公开点出过“哪怕你的 idea 再好,但标书质量(错别字连篇、图表低劣)不高直接就说明申请者不重视,那么申请人自己都不重视凭什么要求评审专家和基金委重视?”
6、认真遴选5篇代表作
在国自然项目申请中,相关改革年份的政策、举措变化较大;在改革举措年份申请,一定要“知其意,应其形”---知道改革举措的意向;呼应相关的形式(撰写等)表达。重点落在代表作上,不再标准通讯及一作等;那么关于代表作的共一或者共通等区分判断,也不用很紧张;基金委仍然要求如实填写所有作者,这并不代表基金委不能掌握你是第几顺位一作还是通讯,因为在填写论文时,论文名字是必填的,而且需要按顺序列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