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亚振股吧(st亚振股会退市吗)

jijinwang

一、st亚振股会退市吗

如果你持有长生生物股票,今天这个行情你卖不卖?如果你没有长生生物股票,今天这个行情你买不买?

长生疫苗案对于广大散户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彻头彻尾的黑天鹅事件。但是,对于某些人而言,我想这天鹅或许并不怎么黑。可怜的就是这些散户,要活生生的看着自己的钱财一点点跌没。如果是买了长生股票又打了长生疫苗的,估计杀人的心都有了吧!

地天板啊,这是被套者短尾求生的自救行为,还是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恶意操作呢?这个不敢说,但肯定不会是散户的行为。我们大义凛然的要长生退市,可是哪些无辜的散户该怎么办呢?如果不对此严加惩戒,那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不管真相如何,都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的股市依然是一个投机的股市,是一个不健康的股市。比操作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监管者在哪里,要如何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我们宁愿市场的熊,也不要政策下的牛!

关于地天板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二、亚振家居股吧

编辑 | 李慎

“披星戴帽”的亚振家居,宣布终止对自如供应商的收购。

ST亚振6月22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资本市场情况变化等影响,不再适合继续推进公司对连云港劲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简称“劲美智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同意终止收购。

亚振家居于今年1月5日审议通过,计划以发行股份发行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白向峰、刘优和合计持有的劲美智能100%股份事宜,并计划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根据当时的公告,本次交易预估值不超过10亿元。

由于劲美智能的主要客户为链家旗下公寓平台“自如”,因此亚振家居对劲美智能发起收购,被认为是抱上头部长租公寓品牌的“大腿”。

然而亚振家居2019年的营收仅为3.7亿元,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营收总计也只有13.6亿元,并且2018、2019连续两年出现利润亏损,被处以退市警告,此时以10亿元收购劲美智能,被普遍认为是一场“豪赌”。

因此启动收购后不久,亚振家居就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就标的公司的主要客户、销售金额和在整体收入中的比重,“自如”等平台的合作模式,以及标的公司和亚振家居的定位差异,收购后的整合管理等问题提出问询,并要求补充标的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等,对估值合理性和收购支付能力等方面均提出问题。

然而亚振家居在之后的多份公告中,均以春节放假、受新冠疫情影响等多种原因对上交所对问询进行延期回复,直到近日这一资产重组终止,这份上交所的问询仍未能等到回函。

事实上,无论亚振家居还是劲美智能,近年业绩都不好看,亚振家居去年营业亏损达到1.335亿元,归母公司净亏损1.245亿元,两项亏损均较上年明显扩大,同时公司直营和经营门店总量均呈现下滑态势,人员精简也达到22.4%,其中大部分被减人员为一线生产人员。

而亚振家居公告中,劲美智能2018、2019年两年营收分别为4.48亿元、2.94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100万元以及4533万元,营收、利润均呈现下滑态势。

然而根据早前的计划重组公告,劲美智能2020-2022年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计算依据)分别不低于9000万元、1.1亿元、1.3亿元。按照劲美智能早前的业绩表现,完成这一业绩承诺无疑是“高难度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经济都带来冲击,长租公寓和家居销售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打击。

去年末,自如的房源数量达到100万间,但随即便遇上各地疫情爆发,也使得人们的租房需求和流动性降低。我爱我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前三周北京租赁交易量环比下滑5.78%,同比下滑3.17%,仅6月第三周租赁交易量较第二周就大幅下降19.27%。

租赁需求的放缓,使得长租公寓企业放慢了脚步。有业内人士表示,出租率下降使得一些长租公寓放缓了收房量,部分甚至暂停了收房,同时资本端对于当前的租赁市场态度也变得更加谨慎。在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下,专注做长租公寓业务的劲美智能,要实现业绩增长显然更难。

而在家居行业,亚振主打的中高端精致典雅的海派家具风格,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走低,而在行业大发展的定制行业,亚振的市场份额又远低于欧派、索菲亚等头部企业,增长乏力。在今年家居行业整体下滑的环境下,想要扭转颓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对于此次终止收购,亚振表示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和财务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未来发展战略,然而更大的隐忧,仍然等着这家企业。

由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亚振家居已在今年“披星戴帽”被予以退市警告。如果今年业绩仍未能扭亏为盈,那么将面临在A股退市的境地。

亚振家居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41万元,出现扭亏为盈,但营业收入同比仍然出现50.58%的大幅下滑。

对于亚振的管理层而言,终止收购后的公司要如何在行业寒冬之际,将盈利的局面维持至年底,是一个颇具考验的问题。毕竟,留给这家上市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