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基金配置怎么设置(牛市怎么买基金)

jijinwang
【市场走出底部进入牛市初期,继续向上进攻需要增量资金支持】
熊转牛的阶段,增量资金哪里来?答案就是公募基金。
目前公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25万亿,但是持有的股票市值才3万亿出头,大部分配置的还是以债券为主的低风险资产,而且在今年一季度,很多公募基金主动或者被动减仓股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所以官媒才喊话公募,既要有足够的重力,还要有足够的定力,说直接点就是加仓的时机到了,好好做长线,别动不动就卖,散户买卖随意管不着,但公募基金作为压舱石就要担负起稳定市场预期的责任。只要公募压得住,指数慢牛还是可期的。

上周五新能源大跌,可能是临近年底,趁着港资休息,公募基金调仓去了更稳一点的板块,于是新能源齐刷刷大跌~

回顾这个2021年下半年,会发现近半年基本没有什么板块表现特别突出的,这段时间涨的比较好的就是食品饮料,电力畜牧,传媒。

但这些行业上半年表现都一般般。

所以说今年的主题就四个字,风格轮动,轮动到你眼花缭乱。

2021,你动的越多,很可能亏得越多...

对于明年而言,首先大方向来看,我们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都已经算是便宜了。

我们以几个核心宽基指数的估值作为对比。

恒生指数,PE10倍,PB1.1倍,股息率2.45%。

沪深300指数,PE14倍,PB1.7倍,股息率1.93%。

标普500指数,PE26倍,PB4.8倍,股息率1.22%。

很显然,港股和A股,相比美股的便宜,肉眼可见。

标普500曾经也有过14倍估值的时候,但那时国债利率和我们差不多,都是3.5%左右。

未来随着我们经济增速下行,利率随之下降,股市的估值也完全有可能推高到和美股相似水平。

美股推高估值的十年,加上盈利提升,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牛市。

而目前A股和港股,其中尤其是港股,已经被打压到了一个极致。

无论是AH股溢价率达到150的峰值,还是以宽基指数恒生国企以及香港中小的逼近破净

长期看,企业的价值最终要回归本身,如果我们看好中国经济,理论上H股未来的收益是会更高的,估值回归的潜力更大。

在港股的配置方向上,一个是指数,比如像恒指、香港中小、恒生国企。

即便米帝加息要刺破泡沫,对于本身已经十分便宜的港股指数影响也是相对有限。

而对于指数方面,恒生科技,恒生医疗,也都是已经低估值区间的品种。

港股方面我自己会做一些博弈性的仓位,包括中概互联在内,整体占比不会超过30%。

A股方面,我也是比较看好的,毕竟财富内循环的大趋势下,A股大多板块,估值也是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大A的参与方法,简单模式还是优选主动基金,构建组合。

比如主动偏股基金指数今年涨幅为9.5%,跑赢了申万28个行业中的16个。

金牛20涨幅为24.1%,跑赢了申万28个行业的22个,也跑赢沪深300、中证500。

很明显,今年想通过做行业基跑赢主动基金是极难的~

ps: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今年行业基太难做了,以后再也想不碰行业了…

国内因为资产配置手段不多,散户参与股市占比会很高,给主动基金提供养分,所以相信牛20未来几年会有比较确定的超额收益。

也即普通人做行业轮动,其实大概率不如直接选牛20。

那问题来了,除了泛主题类主动基金组合,行业基金,到底能不能配置?

话说今年的行业基投资难度确实是极大,大部分行业可以说连中证500都没跑赢。

比如中证500今年涨幅是14.3%,也跑赢了申万28个行业的17个行业,靠500就可以躺赢。

而真正跑赢中证500的几个板块,比如煤炭、化工、有色、钢铁、新能源、公共事业,基本都是强周期型的板块为主,散户想投资这些行业的难度极大~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人今年做行业基翻车的原因。

那问题来了,我们有没有必要去投资一些行业基金呢?

首先对于大多人而言,想做好行业轮动这件事是很难的,以散户的水平,一不小心就把轮动做反了。

比如据我的了解,就有很多的人在最近把消费切换到了新能源,惨遭二次暴击。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还是选一些自己长线看好的行业坚定进行持有,然后定期做再平衡。

虽然去年热门的医药、消费、中概今年表现都非常惨淡(科技表现较好除外),但并不代表它们未来收益也会很惨淡,跌主要是前几年涨太好,估值过高,加上一些利空消息,出现均值回归。

但今年疫情修复,周期行业这波热度过去之后,市场还是会回归上述几条主线。

而且根据全球行业板块的历史走势来看,如果能长线持有不乱动的话,选择这些行业长期跑赢沪深300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当然行业基更适合作为卫星配置,核星配置还是建议以宽基或者主动基组合为主,这样起码不会因为选错行业而翻车~

好,2022年,还有最后5个交易日,准备再对组合写个年终总结,今天就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