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房屋基金是什么意思?房屋的大修基金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主要是高房价及对未来的生活信心不足,各城市的房价炒过头了得想办法降下来,为了避免金融风险个人觉得各市成立住房基金公司接盘5成房价把商品房变成共有产权房,住房基金公司可以每月收取当地公租房的5成租金,房价由当地某时期的评估价确定而且不能超过当地上一年度的企业平均工资的2倍,让首套房购买者有机会购买这种共有产权房,原来持有的首套商品房也应该在自愿的情况下申请将自己的首套房加入住房基金公司变成共有产权房以获得资金用于投资、教育、消费、生育等,如果国家政策鼓励生育还可以考虑一下起点收入和起点教育,比如10岁以下每月发儿童补贴1000元,11岁至30岁的每月发线下技能培训的补贴500元且不参加培训的不能领取,线下技能培训主要是激活商铺等办公用房。这样的话激活房地产等消费市场和让每个家庭个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

一:单位住房基金是什么意思

基金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其中,总资产指基金拥有得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得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得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得基金单位得总量。

二:房屋的大修基金是什么意思

用于房屋保修期满后房屋主体结构、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工程。
房屋主体承重结构部分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
公共部位是指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
公共设施设备是指房屋及相关配套区域内、由业主共同拥有并使用的上下水管道、电梯、外立面、消防设施、绿地、道路、沟渠和其他共用设施设备等。
一、本金由售房单位和购房人共同筹集,所有权归交纳人,其利息用于售出住宅楼房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利息不足时由产权人分摊。并且专用房屋维修基金实行“钱随房走”的原则,房屋转让时,账户里的余额资金也随之转移给房屋新的产权所有人。
二、收费标准:购房者在开发商那里购买房屋及办理产权过户时,按照总房价的2%~3%或者每平方米100至200元的标准向售房单位交纳房屋维修基金。不过由于每个城市的规定都不一样,因此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具体收取标准还需要看各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
三、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由谁管理:通常来说,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是由物业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监督设立,并由物业管理公司代为管理和使用。也就是说,这笔资金业主是接触不到的。一般小区会成立业主委员会,之后公共维修金就会转到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来行使管理权利。此外,银行还应该同时为每个业主设立分户账户,账户具体用来显示业主所有维修基金部分的使用和留存情况,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和续存都需要经过业主大会做出决议。
四、房屋公共维修基金和物业费的区别:物业费主要包含的是日常的维修费用,如清洁卫生费用、绿化养护费用、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

三:买房用房屋基金是什么意思

1、目前的实际情况。一般房地产商在与购房人签定时一定要在补充协议里约定购房人在时向房地产商一次性交纳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否则不交房,房地产商为买房人贷款提供了担保,如不在入住时收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会增加自己风险。
2、如果购房人不及时交纳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办理产权证,按揭银行就办理不了抵押手续,一直由开发商担保,一旦发生购房人不履行偿还贷款的义务房地产商完全可以以购房人违约为由,将房子另行出卖,补偿自己的损失。
3、另外,如果购房人一次支付购房款,房地产商的这个理由根本就不存在了,这主要是在具体操作上房地产商并没有违反各种规定,购房人在办理按揭贷款手续时,房地产商一般会要求购房人签署一份,该授权委托书至少有两项内容,即代办产权证和代办缴纳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
4、因此房地产商收取购房人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是一种“自愿”的委托行为,而不是代征代缴行为,从而规避了有关规定。
按照新的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购买新房是必须要交这个款项的, 有些是交到开发公司有些是物业公司代收 ,有些地方政策不一样。
1. 维修资金金只有在保修期满后,对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更新时才能使用。具体业主按照投票权的确定标准分摊费用比例;
2. 维修资金闲置时,除用于购买国债或无风险的理财范围外,禁止挪作他用。资金缴纳:维修资金的收取比例按照购房者从开发商处购买房屋、办理产权过户时按照总房价2%~3%或每平方米100至200元的标准缴纳至物业所在市房地产主管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维修资金的具体收取标准由各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四:基金单位分红是什么意思

基金分红的短信,容易让人误解。误以为可以获批一笔意外的财富。

其实,基金分行,支付给你的,还是你自己的钱,是基金本来收益中的一部分。

就是呢

现金分红的话,你的基金份额不变,但净值会下降,同时银行卡里会得到一笔现金。合计还是你分红之前的财富总值。

红利转投的话,你的基金份额将增加,净值会下降,合计还是你分红之前的财富总值。

有利的地方是什么呢

现金分红的情况,得到了一笔收益资金,投资回报变现了。

红利转投的情况,作为投资人你获得投资份额增加了。



五:基金单位成本是什么意思

前两年,基金大火。不少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将利用剩余闲置资金投资基金取得收益。企业取得的基金收益分为两部分:一是增值收益;二是基金分红。企业取得的基金分红要如何缴税?有无筹划的空间?需要注意哪些风险?本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某基金在3月10日发布分红公告,A公司在3月15日买入了1亿元基金,3月26日获得基金分红4000万元,3月29日企业将基金全部卖出,卖出金额为6000万元。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1000万元购买金额全部计入投资成本,4000万元的分红享受免税优惠,卖出基金时又计算了4000万元的投资亏损。

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认为A公司在基金分红公告后买入,基金投资成本是购买金额减掉分红金额,A公司确认的投资亏损不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要求A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

分析

企业购入基金产品、取得基金分红不缴纳增值税,取得公募基金分红通常也暂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基金分红的增值税事项

金融商品转让,是指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权的业务活动。其他金融商品转让包括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转让。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一条规定,《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根据上述规定,基金属于金融商品。基金采取组合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风险小于股票,收益也较股票稳定。基金分红不属于基金持有期间取得的保本收益,该分红不属于利息收入,不缴纳增值税。

二、基金分红的企业所得税事项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二条(二)项规定,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企业取得的证券投资基金分红,暂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企业在取得基金分红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 企业不论是在基金分红公告发布日前,还是分红公告发布日后,不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取得的分红均不缴纳增值税。

2. 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将证券投资基金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但是,财税〔2008〕1号文件出台时,修订前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只包括公募基金。因此,企业投资公募基金取得的分红,暂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私募基金分红,不适用免缴企业所得税规定。

3. 企业取得公募基金分红需要注意基金的购入时间,购入时间不同影响基金计税基础的确定。如果是在基金分红公告日前购入的,取得的分红免缴企业所得税,并且取得基金的计税基础为基金购入价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如果是在基金分红公告日后购入的,取得的分红免缴企业所得税,但是取得基金的计税基础为基金的购入价扣除应收取的分红和发生的相关税费。

因此,上述案例中,A公司应补缴企业所得税:[投资收入6000万-(购入价1亿元-分红4000万)+ 投资亏损不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4000] * 25%;滞纳金按天数计算

三、筹划空间

本文讲到这,既然分红公告的时间点是作为亏损的重要判断依据,那是否可以做提前安排处理?按财务准则做会计分录,可以顺应业务实质,前提是分红公告前买入

购入基金: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分红:

借 : 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免税)

确认损失(分红后净值降低):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赎回: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申购赎回费)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税务风险

任何的筹划都有风险存在,但也不是说不能使用,我国税法是典型的依法执行,特别是列举条文的,没有列举的基本都可以,这也是给财税从业者和企业财务高管发挥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上、税务上任何的筹划、规划、安排都需要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和相关证明材料佐证。

当前国家在税务政策宽松的同时,也加大了打击偷逃骗税行为,重点运用税收大数据系统实施监控,目前对于上述有劣迹行为被处罚过的企业,按规定将其纳税信用直接降为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同时依法对该企业近三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

声明:本文属专业原创,不做任何指导或参考之用途,由此产生的后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