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基金买立讯精密了

jijinwang
曾经,我也买过傍上苹果大腿的立讯精密,但两年后的我,已经非常不喜欢这种商业模式了。

有句俗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叫男怕入错行。
什么叫错的行业?
我觉得就是没有累积的行业,比如程序员这样的,说不定三五年就要学习一门新的计算机语言,除非转型做管理人员,否则好不容易有了点资历,却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有累积的行业有很多,比如医生,比如投资人,在行业做的时间长了,会有非常深的经验和理解,而且在行业里的信任度和人脉也会持续增长,于是形成正向反馈,越久越吃香,越久越开心。
那国内的消费电子公司,多数都属于制造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也就是说,靠的是规模效应去降成本,去抓盈利。

但是,中国这些年来,人力,环保,土地等成本越来越高,相对印度,越南,优势确实不再那么明显了。
如果只是原来的技术,因为初始投资在这里,还可以靠着原来的设备去赚成本上的差价,但如果有颠覆性的技术了,就很容易被品牌方抛弃。

为什么长期业绩比较好的投资大师们,没有一个喜欢投资科技股

就是因为行业的技术变化太快,今天这个公司好像很厉害,但搞不好明天别人来个换道超车(不是弯道,是换道),公司就完了。
所以我说,与其买特斯拉,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倒不如直接买这些公司本身。

当然,前提还是你能看懂这些公司,比如巴菲特理解的苹果,也并不是什么科技公司,而是消费公司。

1、买基金有没有什么技巧?如何高抛低吸?

先说结论,买基金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基金投资并不适合做高抛低吸。

高抛低吸更适合股市,在基金投资中做高抛低吸是一种错误的操作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这儿所说的高抛低吸是指像股市投资那样的高抛低吸,并不是说基金净值涨了不能买,低了不能买。

股市中的高抛低吸是一种短期的操作行为,而基金的投资应该着眼长期,所以,在基金投资的时候做高抛低吸,其实相当于把基金当做股票买,这是不对的。以下说几点原因:

1、基金投资的费用较股票投资要高。

如果是短期内的买卖,比如一个月内买一次,卖一次,先不考虑盈亏,股票型基金的费率差不多有千分之十,而股票买一次买一次,费率不超过千分之二。差距还是很大的。

2、股价与基金净值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一家上市公司,在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的情况下,其股票价格越低,市盈率就越低,那么其投资价值相对就越高。这种情况下,采取高抛低吸是没有问题的。

但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虽然基金净值的下跌可能是因为其持仓的股票的价格下跌,但是也可能是因为基金管理人的操作不善、基金分红等原因导致的。即使是因为其持仓的股票价格下跌导致的净值的下降,投资者也不一定了解是哪些股票的价格下降导致的。一只基金持仓的股票,投资者只能看到占比前十的,而且还是上一个季度末的,当前基金持仓具体情况无法了解。

3、基金投资的思路与个人投资股票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个人投资股票,往往是着眼短期的涨跌,研究视角主要是个股的价格走势图。基金投资的研究视角更为宏观,一般是在一定的投资理念下,以全盘布局、提前布局的方式来进行资产配置。这种资产配置,时间越长,发挥的作用越大。所以过分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意义并不大。

4、所谓高低,怎么算高,怎么又算低呢?

所谓高点,只是一种个人的判断。茅台的股价在涨到500的时候,很多人就说太高了,涨到1000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说太高了,现在仍然如此。

股市中,高点之后有新高,低点之后有新低,高抛低吸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在适合做高抛低吸的股市中,想要做好高抛低吸尚且不易,就更不要说在不适合做高抛低吸的基金市场了。

不管买什么,假如你是10块钱买的,涨到了12,你卖不卖?13呢?14呢?你卖了,然后人家涨到了20,你后悔不?等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你可能就选择不卖了,结果人家可能跌到了8块,你又后悔不?

基金投资里有什么的技巧可以帮助投资者呢?

1、先说几个基金投资中的误区,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免。

很多人喜欢追逐新上市的基金,不对;如果投资的资金量不大,却买了好多只基金,不对;向买卖股票那样买卖基金,不对;卖出**的基金,死守赔钱的基金,不对;专挑收益率高的基金买,不对;专买市场上的热点基金,不对;只买不卖,不对。

2、再说几个基金投资的技巧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基金投资的技巧其实有很多,这里只说相对比较重要的。

(1)挑选基金的时候应该选好的基金公司,长期业绩比较好的基金,基金池里必须至少有一只指数型基金。

(2)不要太看重基金经理。因为中国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从属于基金公司的,指不定哪天就跳槽走人了,或者换基金经理了。

(3)越早投资越好,因为越早,你投资的时间越长,享受到的复利的效果就越大。

(4)关注股市的走势,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该赎回的时候要果断赎回。

(5)最好做基金定投。

最后强调一点,做基金投资,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但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精力或者兴趣去做研究的话,最简单而且效果可能也是最好的一种基金投资方式就是定投股票指数基金。

买基金,有技巧,并且这些技巧还很通用。当然,如果向着通过基金做高抛低吸,所有的技巧都不再是技巧,就算风险低于股票,最后的投资成功率也不会很高。关于基金呢,笔者还是分为两部分回答比较合适:

1、所有的技巧,都要有一个前提:认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投资要远胜股票投资。可能很多散户朋友不以为然,认为股票投资才能赚大钱,基金投资根本不**。但是呢,散户直接入市,成功率是十分低的,既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又没有丰富的交易经验,更加没有选股、择股的能力,不能理性分析,更加不能冷静执行,没有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甚至连投资交易的时间都不股东,这种局面下,散户投资者直接入市更多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

散户直接入市与投资基金对比,基金的优势就出来了,有专业的经理打理与维护,不需要散户操什么心,选股与择股是散户最大的难题,但不是专业经理的难题。所以,投资基金所有的技巧,都需要有这个前提:认可。只有充分认可基金了,才能更好的运用技巧。

2、基金最重要的技巧就是:仔细+策略执行。如果在基金中做短线高抛低吸是十分不划算的,交易的费用甚至比直接入市交易的费用还要贵。而长线的抛售与低吸,就不叫高抛低吸了,应该叫策略执行。

基金分为很多种,大家常聊到的就是股票型基金,而这类基金又分为三种:成长型股票基金、价值型股票基金以及平衡型股票基金。在投资基金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仔细看看基金属于什么类型的,并且要仔细查看基金投资的方向以及投资了哪些股票。因为只有弄清楚股票的投资去向,才更好的制定策略。当然了,再好的基金如果运用不好的执行策略也是枉然的,所以策略执行也是尤为重要。

关键看市场是否到底,否则只会越套越深

近日,"高位套牢基民可用再投入摊低成本"的说法在基民中颇多流传。这种观点我认为,对于高位被套的基民,尽管还不能对证券市场后市的表现作出预测,但通过适度的补仓摊低持有基金的购买成本,从而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不失为一种主动解套的策略。

那么,通过继续买入的方法是否真能解套呢?

"摊低成本解套法"最早见于股票市场,操作上是随着股价下挫幅度扩增反而加码买进,从而摊低购股成本,以待股价回升获利。

拿到基金投资上也是如此--在基金净值下挫时不断买入基金,理论上就能摊低成本。然而,这种理论的前提是市场回暖,基金净值能上升;如果市场没有起色,亏损并不能减少。

作个假设,如果基民先前购买了3万元某基金,如今亏损30%,也就是9000元;再投入3万元购买已经下跌的该基金,将6万元投资的总亏损"摊薄"为15%。实际上,他总体亏损9000元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反而多投入了一倍资金。

如果市场继续下滑,所谓的"摊低成本"也可能让投资人损失越来越大。

这次市场大跌时,底部的预测也从5500点到4500点,到3500点,到3000点,等到2600点时因为盲目抄底而损失惨重的人绝不在少数。基金投资者如果误判大势调整到位,而积极"逢低"买入来摊低成本,有可能导致全线被套,使得有效解套难度进一步加大。

因此,"摊低成本解套法"在市场中一般不提倡大家运用,主要是这种解救方法局限性较强。这种方法有效的前提是股票市场经过连续下跌之后,有最后一跌状态的时候,或者是市场确认整体投资环境尚未变坏,即牛市行情仍在延续中。目前市场环境复杂,不容易作出准确判断。这跟抄底是一个道理,抄底抄在半山腰,"再投入摊低成本"也可能买在半山腰。可见,是?采用"摊低成本解套法",关键是对市场走势如何判断。

在弱市的环境中,保持观望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等市场已经到底或者接近底部时,再进行"摊低成本解套法"方可有效。

"再投入摊低成本加码"买进的方法很多,如平均加码法,倍数加码法等。

平均加码法即高位套牢后,等基金跌到一定程度,再照原持有的份额买进。例如持有原净值2元的基金1万份,跌到1.6元时再买入1万份,这样该基金净值回升到1.8元时就可以够本解套。

倍数加码法是指跌到低位后加倍或几倍买入,如原有净值2元的基金1万份,跌到1.6元后再买入2万份,这样基金只要回升到1.73元即可解套。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加码摊平法是一种理论上的操作方法,运用在实践中切不可生搬硬套,如果把回落的性质看错或补仓的价位不合理,就会屡补屡套,越套越深。

采用加码摊低成本法必须提前制定严格的操作计划,并控制好每次资金的入市数量,绝对不可一次将资金用足,以防市场变化,陷于被动。

2、为什么不能建立国家实验室,由国家出钱研发光刻机,卡在哪里?

你的想法太简单,不适合出谋划策,所以不要乱来。


第一、国家的钱是有限的,科技发展不全部压在国家身上。

国家的钱是有限的,不能什么项目都搞,而且政府的资金全部来源于税收,而搞项目是需要钱的,搞的项目越多需要的钱就越多,而需要的钱越多那么需要增加的税收就越多。

因此,政府的搞得项目越多,意味着社会税收越重,而社会税收过重人民就会贫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要善于利用社会富人的钱来推动社会科技,让有钱人去搞科技。

让有钱人去搞科技有非常多好处

第一:有钱人拿钱出来搞科技,不但可以促进社会财富再流通,还可以为国家增加税收。

第二:让有钱人去搞科技,使用的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用全国人民的钱,所以无论他们怎么搞都不会导致国家人民贫穷。

第三:让有钱人搞科技,就算他们失败,最多也就是他们自己变穷了而已,就当他们把财富还给社会好了,如果一来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做贡献。

因此,大家不要老是把眼睛盯在国家身上,如果什么科技项目都依赖国家去搞,那么国家就得从所有人身上去收税,国家搞的项目越多人民就越穷。所以这样的搞法不但无法让国家富强,反正增加民众与政府的矛盾。项目搞成功了还好好,政府可以通过项目盈利后再馈还人民缓解矛盾,可是一旦项目失败,后果就会变的非常严重。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绝对不能是政府,而应该是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上的富人。他们去搞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下是的最优选择,他们搞成功了对大家都有好处,就算他们搞失败了同样是有好处。

所以我们要鼓励有钱人去搞科技研发,而不是鼓励国家去搞科技研发。


第二、政府不适合搞商业性太强的科研项目。

商业性太强的科技项目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科研项目。

盈利越大的项目,风险往往越大,失败概率非常高,这种项目不管谁去搞风险都是一样的,成功了就赚的要死,失败了就亏的要死。

如果政府去搞这种项目失败了会被骂死,成功了也会被骂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政府搞这种项目一旦失败,就相当于让全国人民的钱打水漂,如此一来不被全国人民骂死才怪。

失败被骂,那么成功了为什么还会被骂?

因为**太多被骂,毕竟你是用人民的钱搞成功的项目,项目成功后还高价卖给人民,人民不骂才怪。

也许有人会说,那卖低一点价格不就得了,在这里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个价格就算政府想低也低不了。如果政府的价格低过行业价格,会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全国乃至全球在这个行业中很多公司乃至个人破产,当很多人出现破产时,会引发各种债务危机,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由此政府搞的盈利项目他也遵循市场规律的,而高科技盈利项目的利润是很大的,到时候政府赚太多钱了,还不知道你们会怎么骂呢。


第三、消费型盈利高科技项目,只能由社会来做。

政府是一个管理组织,而不是一个盈利组织,所以政府不能与民争利,因为政府如果与民争利的话,没人能够争的过政府。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全社会都不敢争,结果就是全社会的资本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不敢投资,如此一来社会经济的活力就会压制,一旦经济活力被压制那么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停滞。

所以,非民生必要性经济项目,政府最好不要参与,一旦参与对社会影响是非常不好的。

高端光刻机的研发目的是为了制造高端芯片,并且生产高端手机,它的消费对象往往是高消费人群,这种产品并非大众型消费产品,而且具有较高的利润,国家不适合直接参与。


第四、政府对由社会资本主导的产业,只能在必要时扶一把。

高端光刻机对一个国家手机产业的发展,的确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但是手机产业的发展是由社会资本主导的,社会资本想要在这个行业中上升到什么程度,那时候他们已经决定的。

介于手机产业由社会资本主导,所以就算国家投巨资研发出光刻机,但是只要主导该产业的社会资本没有上进心,那么给他再好的芯片,他们也同样做不出世界最好的手机。

毕竟并不是安装了一流芯片的手机就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手机,整个手机里面除了芯片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单单芯片好代表不了什么的,但他们总不能什么都依赖国家给他们研发吧?

假如他们上进,那么他们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努力,不需要国家操心。

假如他们不上进,国家再为他们操心,他们也是扶不起的烂泥巴。

所以国家在面对这种由社会资本主导产业,就算再有战略意义,也只能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出现余力不足的情况下扶他们一把,而不是既做他爹又做他妈,什么都要帮他们准备好。


在前些日子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宣称接下来要集中攻关美国“卡脖子”的一些技术,第二天任老就带着华为的相关人员拜访了中科院,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商讨会议。很多人觉得这是华为要和中科院联手成立国家实验室来突破EUV光刻机技术,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算大。毕竟想要制造出一台完整的EUV光刻机,中国现在缺少的条件实在是太多了。

EUV光刻机是全球产业链的产物

估计大家对ASML这个公司都有所耳闻,这个荷兰的公司霸占了全球高端光刻机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与之抗衡。ASML之所以能有垄断底气,靠的就是和全球顶尖企业的密切合作。

比如EUV光刻机上的光学镜头,目前只有德国的卡尔蔡司一个企业能够提供;光刻机使用的光刻胶,目前市场也被日本牢牢的把持着;EUV光刻机上有八万多个部件,其中很多都涉及到行业垄断问题;这些稀有的零件让EUV光刻机无法被其他企业复制,只能看着ASML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中国真的想要造出来EUV光刻机,那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要在所有环节和全球的企业进行对抗。国外的企业已经在自己的行业深耕多年才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中国的企业想要短时间突破所有环节的可能性基本上为0。

即使能造出EUV光刻机也是得不偿失

当然如果我们举全国之力是否能够造出来EUV光刻机呢?这点我相信国家的力量,但是这明显是亏本买卖。

首先这就需要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投入,并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相关企业扶持,保证研发不会因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而被迫中断。如果国家舍得大力气投入,我相信是能节省一定的时间的。

其次需要国外的技术对我们国家开放,这样我们就能更快的推进项目进度;只要能给我们技术,多掏点专利费完全可以接受。不过美国一向在这件事上相当的小气,所以就算开放了专利,我们能获得的帮助估计也非常有限。

最后我们辛辛苦苦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造出来后,可能在性能上已经远远落后ASML最新的光刻机,那我们辛苦这几十年将变得毫无意义。

最好的选择是合作,想要未来超车只能绕过光刻机

我相信国家的相关人员肯定也能看出来自研EUV光刻机确实不太现实,那么选择合作就是最优的选择。虽然这看起来有点低声下气,但是承认自己确实做不好又不算丢脸,总比一直盲目自信要强的太多。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绕过国外已经形成的光刻机技术壁垒,想要在未来实现超车只能选择开发出一种不需要光刻机的芯片制造技术。这样道路前面全是未知,我们也有领先全球的可能性。

目前来看最可能技术还是碳基芯片,不过这项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目前并没有实现商用。如果国家觉得这个方向可行并且加大投入的话,未来很可能让我们走出来一条可以和硅基芯片媲美的道路,国外的垄断封锁也就自然不攻自破了。

简单点来说现在自研光刻机时间长、难题多、效益低、回本难,绝对算是一个亏本买卖。况且光刻机目前使用的场景并不打算多,远达不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国家的资源毕竟有限,如何用最小的投入产出足够的成果,有所取舍国家才能收获的更多。

额。。。。。。现在不就是这样的模式吗?不然你以为什么研究院、第XXX所是干什么的?国企央企啥的是干什么的?至于中国现在没有光刻机?第一中国有光刻机,只是比较低端,没有的是高端光刻机。为什么没有高端光刻机,我觉得得分两方面,第一是我们的基础工业确实比别人落后,就是那些关键器件,比如光源啥的,需要很强的基础工业支持,这方面中国还是落后一些。第二是以前有个概念,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加上以前中国百废俱兴,有限的钱要花在更多的地方,所以就有所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