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怎么都怂了(怎么评价一个好的基金经理)

jijinwang

1、明星基金经理都“跌”下神坛了,韭菜们还要不要继续跟?

一直以来强调的就是不要无脑跟,等铺天盖地都是他们的时候,基本就是见顶的标志了。2015年4-5月份,笔者所在单位的保安每天都在讨论有没有股票涨停,2021年春节,餐桌上七大姑八大姨问的都是基金,这就是见顶的信号,百试不爽。

今年的行情,跟肯定是要跟的,因为你不跟,自己去玩股票,可能会更惨,但是怎么跟很有讲究。比如持续定投,我觉得就很好。又或者在茅50指数估值回到2020年3季度的水平,当然可以跟。

毕竟明星基金经理的水准在,他们代表了中国投资能力最顶尖的一个人群了,不跟他们我们跟谁呢?跟那些荐股小广告?

2、管400多亿的华夏基金经理,自我决定去世,金融圈压力很大吗?

今年A股证券行情,特别考验各路证券精英,尤其是考验那些基金经理。行情大起大落,热点变换速度非常之快,投资逻辑混乱交杂,其实也是对这些专业的证券人士的人生和思想的一次思想洗礼。有些人挺过去了,有些人挺不过去,有些人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金融圈的压力测试就是在今年。

比如说前段时间的私募大V徐晓峰,他其实就是在今年的行情中露出了本来的骗子面目,以前讲自己多么多么厉害,逻辑多么多么清晰,以及策略多么多么成功,最后的私募基金产品清盘,将一切的谎言全部戳破不知,揭开了他的假面具,其实他对投资一窍不通。但是有些经基金经理,过去取得的成功太容易,在此次的证券大考之中,否定自己的过去,也否定掉自己的未来,无法面对也只能自我消失了。现在出事了,华夏基金经理蔡向阳就是如此,不论是否其身患抑郁症或者其他原因,但是他最终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我们追踪他的过去,发现原因就在于过去不少年份,他成功的实在太容易,对自己保持了极其的膨胀心理。以为自己摸到了投资的真谛,以为自己懂了价值投资的精髓,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高估。所以在掌管了四百多亿的基金资产之后,本来想大干一笔,但是在今年的行情中败下阵来。又无法将工作和人生分开来,只能采取这个躲避的行为。想起古代一篇文章《伤仲永》,也不过如此。

每个人其实有自己的能力边界的,确实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及提升,可以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但是有些人错误的理解了这个边界的扩大过程,现在的不少基金经理,其实他们在过去是没有掌管百亿资金的经验,也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有可能偶然的成功,让自己的自我膨胀了。不教,那么我们可以思想一下,假如碰到行情大幅震荡之时,他们如何以对啊?

金融圈的压力大,最容易得到的心理疾病就是抑郁症,所以别看人前表面光鲜,挣钱也很多,其实很有可能是以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代价的。但是投资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一个好的投资者,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哲学态度。这个人生哲学态度应该是积极、向上,正面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位蔡向阳基金经理其实还是没有摸到投资的精髓,他还是在门外观望。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可以想通这个道理。

当然我们今年的证券市场行情也是太有趣了,如果按照死板的投资分析,今年的投资结果绝对是做一次错一次。最简单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无法想通,现在的美股市场已经屡创新高,但其实其经济增长远远比不上我国。但是我国的A股市场不但没有创出新高,反而在大幅向下盘整。所以对于那些坚强意志的基金经理或者没见过大场面的基金经理,他们今年是多么难熬啊。

也许人间不值得,但也不需要采取极端的方式离开人间。现在去世时只有41岁,应该孩子都还小。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非常不应该,希望其家人节哀。也希望其他的基金经理,多去学习充实,别去直播走秀。最后弄的规模越大,竖立的人设越高,有可能未来摔的就越重。

我在汶川地震前几个月买过一次华夏基金,地震后三天取出来了,后来再没进过投资渠道了。

3、基金经理的炒股水平高吗?

从基金的成绩单就可直观反映出来

不高,真正高手自由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