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一般是什么人?

jijinwang
国外的私募基金非常会挣钱,“天道”里的丁元英就是德国的一个私募基金管理者。两年挣两千万美元。

一:私募基金是什么概念

问题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员工跟投的认定方法?员工跟投是否能存在于二级投资者中?

答案

1.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认定为员工跟投。管理人分支机构(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员工可以视为管理人员工跟投,管理人子公司(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员工不能视为管理人员工跟投。
2.员工跟投可以存在于二级投资者当中。


二:私募基金是什么合法吗

合法的私募基金就是俗称眼光私募,成立一个合法的投资公司,跟信托公司合作,以发行信托产品的形式来完成基金募集和运作
巴菲特是自己开公司,不是私募

三:私募基金公司是什么

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在发行证券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者作为发行对象,由此,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四:量化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和公司在手上有闲钱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把钱放在银行里面。而银行在还本的时候必须要付息。ok,那么银行拿到钱之后必须要获得超出利息的利润才能生存下去。那么银行就把让钱去生钱。

银行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贷款、投资。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企业贷款减少。所以银行的业务开始发展到投资。投资就是包括直接投资和委外投资。

那么就显而易见的了解到,委外资金,就是将银行的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信托和私募等公司进行投资的那些资金。

尤其是去年股灾之后,大把大把的韭菜含泪把割肉出来,发现把钱放在银行还是最安全的,于是乎,银行的资金大幅增加,而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找不到资产配置的地方,自己的投资团队又不给力,怎么办,作为金融老大,当然去找这些小弟们。于是就促进了委外投资的扩大。

2015年银行全部委外规模为23.1万亿,到2016年第一季度增加至27.7万亿,涨幅19.9%。其中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规模为8.4万亿,到今年1季度该规模增加至10.1万亿,环比增长20.24%。

用数据说话才有信服力,看吧,没有骗你们。

国有行委外资金呢,多偏向于基金及基金子公司专户和信托,股份制银行偏向于资产管理计划,地方性银行多偏向于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子公司专户。本来好好的,突然杀出来了一个程咬金——私募基金。

你说这好好的三国鼎立局面,你出来做什么。

尤其是有些私募量化对冲和股票策略方面相对更有优势。委外资金就心动了,心动归心动,别乱动。2014年银监会发布过一个通知《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每笔基金要严格而明确的投资标的。

并且想委托私募,还是有要求的。一般的私募不再白名单里面,尤其是小型私募,有着复杂的程序。你说,河对面有块肉,你眼看着还吃不到,难受不难受!

这就出现了通道业务,券商、资管通道等。然后继续,金融市场的机构都是哪些呢?信托、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受谁监管,银监会;保险受谁监管,保监会;剩下三个呢, 证监会。证监会不愿意了,我们券商可以自己做资管,为什么要给你做通道呢,于是开始查券商通道业务。

为什么可以投资私募这种高风险的产品。

其实私募产品一般都是结构化产品,私募(资金需求方)做劣后,银行资金做优先,给定收益。前面回答也说了,尤其是在二级定增上面更多。在前一段时间没有出规定之前呢,所有的风险全部由私募(资金需求方)自己承担。到补仓线补仓,不补仓就清仓。前一段时间先是出了规定,杠杆不能超过1倍,后来又出来规定,说银行也要在合同中确定参与风险损失。


五:私募基金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你好,私募基金存在以下风险:
(1)信息不透明的风险。私募基金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凡是涉及投资运作及管理的过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风险。
(2)与投资者抗风险能力不匹配的风险。投资者期望获得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未必具备相应的抗风险能力,私募基金如忽视适当性管理,则容易造成风险错配。
(3)基金管理人导致的私募基金风险。由于缺乏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行业地位及市场认同度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的市场环境,一部分基金经理能够凭借精准的投资为投资者带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经理则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部分私募基金会通过故意夸大收益、隐瞒项目等来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使基金面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