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基金委员会主任

jijinwang
“我对一切奖励和奖金都看得很淡,只愿意老老实实为祖国多作贡献”我国核测试近区物理实验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唐孝威院士,婉拒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时说道。
唐孝威是新中国培养的首届大学生。1952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经济建设人才,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4年,唐孝威接到一项“绝密任务”:带着小组研制的便携式射线探测器,探测器需要用到铀,于是唐孝威就跟随唯一的铀矿地质勘探队,一起到南方实地寻找铀矿。
经过艰苦的勘探,勘探小队在广西富钟地区发现了富铀矿。采集的铀矿石被运回北京,其中一块被送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展示。
这块铀矿石,对当时中央作出中国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后来,被业内称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1956年9月,唐孝威因为工作出色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0年4月,唐孝威学成并奉调回国。进入北京第九研究所(后称九院)工作,第九研究所的负责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朱光亚。
1959年6月,苏联拒绝提供对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帮助。为了确保国家的根本利益,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研制原子弹。这项以“596”命名的中国原子弹研制工程,记录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不甘,激励着大家自力更生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决心和信心。
唐孝威也不例外,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别人越是卡我们,封锁我们,我们就偏偏要憋着一口气,以这口“气”为动力,把我们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搞出来!
一天朱光亚找到唐孝威并说道:“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国防科研任务,现在派你参加。就是搞原子弹!你主要做研制原子弹所需要的核物理和核测试的工作。”

为了掌握爆轰近区的核测量技术,唐孝威带领组里的同志们,来到河北怀柔县的爆轰试验场(代号17号工地),开展缩小尺寸的爆轰物理实验。那里后来被称为“中国原子弹的摇篮”。
这里的条件异常的恶劣,风沙弥漫,飞沙走石。
唐孝威和同志们在荒山上爬上爬下,检查仪器,记录数据。一轮试验结束,马上又开始下一轮工作。每天工作下来,大家都成了泥人、沙人。唐孝威的胶鞋磨破了好几双。
1964年8月,探测仪器准备完成,唐孝威和九院作业队的同事们来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里白天地面温度高达54℃,夜晚又降到0℃以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的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1980年,唐孝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学部委员。那年,唐孝威49岁。
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书面通知唐孝威院士:授予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颁发证书和奖金15万港元。
唐孝威谢绝了奖项和奖金。他说:“我对一切奖励和奖金都看得很淡,只愿意老老实实为祖国多作贡献”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唐孝威全职加盟浙江大学,从单纯做科研转到了“教书育人”。他说:“我调到浙大并不是隐居,而是为了教书育人。”比起唐院士、唐先生这些称呼,他最喜欢唐老师。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唐孝威研究领域逐步转向生命科学领域,一直是促进交叉学科拓展发展的推动者。
他在物理学与生物学、医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进行交叉研究。他担任攀登计划“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现在的唐孝威依然坚守教学岗位,不忘初心,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唐孝威院士为国奉献一生,却又谦逊低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