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策略基金怎么选? *** art beta策略基金

jijinwang
继续聊指数,红利低波。
Smart Beta指数基金因其独特优势受到长期投资者青睐,其中的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又有哪些独特的吸引力呢?
红利因子重点考察股息率,偏好选择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持续分红意愿和分红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从历史来看,红利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有效性,尤其是在低利率环境中,红利策略筛选出的高股息资产更具吸引力;而低波动策略有利于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长期来看低波动因子在A股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因为高波动股票往往经历了过度炒作,透支了未来收益。
“红利+低波动”能达到两因子增强的效果,在上涨的市场中,红利因子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公司溢价;在下跌市场中,低波动因子充分发挥其抗跌性,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组合的回撤。因此,两者搭配,可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已有基金跟踪的红利低波指数共有4个:
1.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跟踪基金有“华泰柏瑞中证低波动ETF”等;
2. 上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跟踪基金有“兴业上证红利低波动ETF”等;
3. 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跟踪基金有“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等;
4.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跟踪基金有“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等。
你会选择这种双因子加持的有趣指数吗?

8月7日,金融界基金专访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详解Smart Beta策略基金投资之道。

嘉宾简介:柳军,复旦大学财务管理硕士,17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曾任上汽集团财务,华安基金高级基金核算员;2004年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历任基金事务部总监、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指数投资部副总监,现任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

问:近期“Smart Beta”策略基金可以说是最火的指数品种,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力推,原因是什么?

柳军:在过去一两年,在市场个股风险频发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指数基金产品认可度具有显著提升。近期“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的火爆与指数基金得到投资者追捧这一大背景是分不开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宽基指数基金的高阶版本,它保持了指数基金策略透明、风格稳定、分散风险及费用低等优良特性;同时该类基金通过暴露单个或者多个Alpha因子,还能给投资者带来较之大盘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基金公司通过向广大投资者大力推荐Smart Beta指数基金产品,能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于指数基金的投资需求,既通过投资指数基金降低个股“踩雷”的风险,又通过其获取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

问:作为长期管理指数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你管理的既有传统的指数ETF,也有“Smart Beta”策略基金,你怎么看待“Smart Beta”策略基金的优势和不足?

柳军:“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的优势非常明显,投资者一方面可以享受指数基金费率低及风格稳定等优势,另一方面又能够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率。投资者相当于以指数基金的费用买了一只规则明确、风格不会发生漂移的主动基金产品,长期有望大概率给投资者带来超出市场的投资回报。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Smart Beta”采用的选股策略在长期内战胜基准的确定性是较高的,不过在短期内选股策略存在失效的可能,从而导致跑输基准,因此投资者持有“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产品要着眼于长期,不要被短期策略的波动所干扰。另外,“Smart Beta”策略指数因为融入了选股策略,基金管理人对该类基金的投资管理难度要高于传统的宽基指数基金。

问:传统宽基指数基金同质化比较严重了,你觉得“Smart Beta”策略基金会是未来指数基金的发展趋势吗?

柳军:传统指数基金和“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各有千秋。传统宽基指数基金具有更强的交易属性,对市场短期走势有良好判断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宽基指数基金进行波段操作;另外,由于宽基指数基金市场容量更大,这也容易得到资金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则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于低费率及超额收益的诉求应运而生的,该类产品将一些经长期海内外实践证实有效的投资策略(如价值、成长及盈利质量等),通过编制成规则明确的策略指数,进而以低费率的方式呈现给广大投资者。“Smart Beta”策略基金具有较强的资产配置属性,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定投“Smart Beta”策略基金的方式获取超越市场的投资回报。可以推测,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主动基金获取超越市场收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Smart Beta策略基金将会愈来愈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展望未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参照美国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指数基金产品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宽基指数基金和“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在未来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基金公司产品供给的角度,目前宽基指数已基本布局完善,未来的侧重点则主要在于发展“Smart Beta”策略、行业及主题等多样化产品,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问:国内的Smart Beta产品规模并不大,占指数基金的比重也很小,原因何在?未来这类产品能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你有大概的预期吗?

柳军:目前我国ETF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广大投资者对于ETF产品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宽基ETF到行业ETF再到Smart Beta ETF产品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因此Smart Beta ETF产品的规模较小归根结底还是我国ETF市场成熟度不高,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所造成。

近两年我国股票ETF产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传统的宽基ETF外,部分的行业ETF和策略ETF产品开始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规模呈现快速的上升。这其中也包括我司的上证红利ETF,其规模由三年前的几亿元增长至目前的近30亿元。

此外,A股市场的宽基指数和Smart Beta策略指数亦出现了日趋融合的趋势。近期来基金管理人编制指数的过程中,无论是宽基指数还是行业指数,都会运用一些有效的选股因子对个股进行筛选,在保证指数良好的表征性同时,也注重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我们认为,随着投资者成熟度的提升,A股市场上的Smart Beta指数产品规模可能将会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跃升。不过从规模上宽基指数仍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宽基ETF产品具有很好的交易属性;且其资金容量大,非常适合大资金进出。从美国股票ETF产品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前策略ETF产品在整个ETF产品中的规模在1/4左右,规模较大的ETF产品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宽基,这亦证实了这一点。

问:对于非机构投资者(散户)而言,定投款基指数和定投Smart Beta产品应该怎么选?你有什么建议吗?

柳军:对于广大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精力相对有限,且希望在长期内能获取较为稳健的投资收益。而指数基金产品跟踪的是一篮子的股票,其长期走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关联,只要投资者相信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那么长期内投资指数获取正回报的确定性较高;此外,指数基金具有投资规则明确、风格不发生漂移、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相关度低等特点。指数基金的上述种种特性天然适合个人投资者将其作为定投的基金类型,避免

宽基指数和Smart Beta指数而言,后者长期来看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因此作为个人投资者而言,定投可以考虑主要以Smart Beta指数产品为主。在投资的过程在注重收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在熊市行情中抗风险的能力,若它们在熊市中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既定的定投策略很难得以坚持下去。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定投长期内具有显著超额收益,且在熊市中具有良好抗跌能力的因子类指数产品,比如红利因子、价值因子及低波因子等,这些因子的捕捉超额收益能力及弱市防风险能力在不同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以及A股历史中均得到了反复的证实。

不过,尽管Smart Beta策略指数产品在长期战胜基准的确定性较高,不过短期内能否战胜基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个人投资者为提高确定性,可以配置少量的宽基指数ETF产品,如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等。

问:Smart Beta基金的因子是不是越多越好?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Smart Beta基金?直接看名字能看得清楚吗?

柳军:Smart Beta基金的因子并非越多越好,每个因子代表着一个投资逻辑,因子背后的投资逻辑比因子的数量更重要。个人理解,对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其往往追求的是较为稳定的高超额收益。通常而言,将几类有效性高且相关性低的Alpha因子组合在一起能够获取较好的超额收益,我们最为关键的是看清Smart Beta策略背后所采用的每一类因子是否符合投资逻辑,长期是否具备超额收益。若单因子投资逻辑性差,那么再多的因子组合在一起也未必能获取较好的收益率;若单因子投资逻辑性强,哪怕一个或者两个因子在长期均能获取较好的收益。因此因子数量与超额收益的高低并不呈现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普通投资者在选择Smart Beta指数产品时,需要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目标来进行抉择。Smart Beta指数产品着眼于长期,若投资者希望利用ETF这一交易性工具进行短期择时,博取市场价差,那么不建议投资者选择Smart Beta指数产品;若投资者希望投资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那么建议投资者选择红利、价值及低波等防御性因子ETF产品;若投资者希望在市场上涨时基金产品更具进攻性,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动量及成长等进攻性ETF产品;若投资者更为

问:我们观察到有很多Smart Beta产品都使用了“红利”和“低波动”这两个因子,这是基于什么考虑?A股市场有哪些特点,更适合哪些因子?

柳军:之所以许多Smart Beta产品都使用了“红利”和“低波动”这两个因子,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两个因子在A股市场被证实长期有效,能为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目前A股市场有效性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仍较低,因此Smart Beta策略大有可为。A股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波动性大,大起大落,投资体验很差,因此降低投资过程中的波动性同时提高持有收益率对广大个人投资者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高分红、低估值及低波动的股票在过去的A股市场中,经证实能够降低投资过程中的波动性又能够获取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这类股票非常适合投资者进行长期持有。

问:也有人说Smart Beta产品其实更偏主动管理,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你觉得如果给定一个比例的话,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各占多少?

柳军:这种说法我认为有一定道理。对于一般的主动基金而言,其主动型体现在基金经理日常每一天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其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的个人偏好及投资风格关联度很高。而Smart Beta产品的主动型则更多体现在产品设计也即指数编制阶段,在指数编制阶段,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投研人员会对指数编制方法的投资逻辑及优劣进行反复的论证,以力求战胜业绩基准,在较低风险的情况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一旦指数编制方法确定了,后续的日常投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被动跟踪过程,与其他宽基ETF产品并无二致,与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风格不存在直接联系。若一定要将这类产品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给与一定比例的话,我们认为主动和被动各占50%是合适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指数编制阶段,被动性则主要体现在日常投资阶段,这两方面对于Smart Beta策略产品的成功均是不可或缺的,前者保证了投资逻辑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后者则保证了日常投资过程与投资逻辑的一致性,让投资结果具备良好的可预期性。

问:Smart Beta产品如何把握买卖点?如何止盈?

柳军: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并不建议投资者将Smart Beta产品作为交易性工具进行频繁的买卖交易,其短期择时难度比一般的宽基指数产品难度还要高。这是因为Smart Beta指数产品在宽基指数的基础上叠加了选股策略,选股策略尽管在长期内获取超额收益的确定性会非常高,但短期内能否获取超额收益会获取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短期内选股策略超额收益的高低投资者是很难加以判断的。投资者短期需要同时判断对市场的走势以及超额收益的走势才能实现低买高卖的投资目标。举个例子,若投资者看淡未来一个月Smart Beta策略指数对应业绩基准的表现,假如投资者判断正确,但若未来一个月Smart Beta选股策略表现良好,超额收益不仅覆盖了业绩基准的下跌部分,还获取了正收益,那么这时投资者尽管判断对市场走势,但会出现踏空超额收益的风险,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投资Smart Beta策略指数时要放弃短期择时,着眼于长期定投。在绝大时候投资者并不需要进行额外操作,只需定期定量进行投资即可。只有在市场处于泡沫化阶段(类比2007年和2015年),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时,投资者可以考虑止盈离场,以避免市场随后可能到来的大幅调整。

问:最后想问下,指数投资有什么技巧和要诀能分享给普通投资者的?

柳军:指数投资的关键在于“心态”二字,对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而言,需要认识自己的局限性,克服自身急于求成的心理。

在进行指数投资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并相信一些常识:(1)投资过程讲究“慢就是快”。一年三倍者如过江之鲫,三年一倍者寥若晨星。(2)专业投资者战胜市场的难度很大,A股市场每年都一半以上的股票型主动基金跑不赢宽基指数,长期来看能跑赢宽基指数的主动基金比例更低。(3)专业投资者难以成功的事情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普通投资者直接投资于个股,难逃“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

基于上述常识,普通投资者投资于指数基金,其相比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是赢在了起跑线。投资于指数基金看起来很笨,短期收益期望值并不高,但长期则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同时能有效避免个股踩雷等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灭顶之灾。而投资于能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Smart Beta指数产品,长期能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更是能战胜绝大多数投资者。

投资指数的过程是一个“弃智”的过程,投资过程简单省心,帮助投资者降低投资过程中急躁冒进情绪,培养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最终却能实现超越绝大多数人的投资回报。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近期,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宣传“Smart Beta”,为了让广大投资者更能了解 “Smart Beta系”金融界基金专访了景顺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徐喻军、曾理,详解Smart Beta策略基金投资之道。

嘉宾简介:徐喻军,理学硕士,CFA,具有9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担任安信证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专员;2012年3月加入景顺长城,担任量化及指数投资部ETF专员;自2014年4月起担任量化及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景顺长城基金量化及指数投资部总监助理。

曾理,工学硕士,具有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于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信息安全部产品策略岗位;2014年8月加入景顺长城,历任量化及ETF投资部量化程序员、量化及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自2018年10月起担任量化及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问:最近看到很多基金公司在宣传“Smart Beta”, 请问两位如何看待Smart Beta策略?

徐喻军:Beta指市场的收益,也就是被动投资于指数获得的收益。Smart Beta,又称智慧型投资策略,在传统被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对指数编制过程中的选股及加权方式进行优化,实现指数在特定风险上的暴露,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寻求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

问:Smart Beta策略怎么**?它的超额收益

曾理:Smart Beta策略在进行指数编制时,不再仅依据市值进行选股和加权,而是选择在一些特定的风险因子上进行暴露,如红利、低波动、价值等,从而获得特定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由于这些因子是主动投资过程中挖掘出的相对稳定的Alpha,更能从基本面或技术面实质进行指数成份股的选股和加权,因此往往能获得超越市值加权指数的收益。

问:普通投资者很容易混淆Smart Beta和量化投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徐喻军:(1)Smart Beta 作为一种被动投资方式,通过对非市值风险因子的暴露,获取相对传统市值指数的超额收益。选取的风险因子体现在标的指数编制中,我们的投资是完全被动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2)量化多因子选股是主动投资的方式,通过多因子组建量化模型获取超额收益控制风险和交易成本。量化模型不局限于个别风险因子,基金经理还可以从其他维度设置选股模型。

问:具体到投资层面,一个基金用Smart Beta策略和用指数增强策略,有什么不同?

曾理:本质上,Smart Beta产品是通过数量化手段提取出指数增强策略中能够相对稳定获得Alpha的风险因子,从而构造出相应的Smart Beta指数用以跟踪。

问:普通投资者购买Smart Beta策略基金,好处是什么?

徐喻军:①Smart Beta基金属于被动基金范畴,被动基金费率一般较低,可节约成本。目前市场上被动基金管理费率范围为0.15%/年-1.2%/年,均值为0.61%/年,而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平均为1.41%/年。

②收益上,市值加权指数收益无法满足投资需求。与传统被动基金相比, Smart Beta选择在特定风险因子上暴露,如红利、低波动、价值等,这些风险因子是主动投资过程中挖掘出的相对稳定的Alpha,因此长期来看Smart Beta指数有望实现稳定的相对市值加权指数的超额收益。

③Smart Beta产品在特定风险因子上的暴露可以获得特定的收益,在市场风格轮动可通过配置表现较好的因子捕捉超额收益。

④Smart Beta基金被动跟踪Smart Beta指数,操作相对透明,同时具备投资风格稳定不漂移的特点。

问:最近你们公司在宣传一只名字很长的Smart Beta基金,带“中证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型”字样,这个名字又长又拗口,请问发行这只多Smart Beta因子策略基金是基于什么考虑?

曾理:我们新发行的Smart Beta基金,是一只跟踪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的Smart Beta产品。

中证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从沪深A股以及符合港股通条件的港股中选取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采用预期股息率加权,以反映陆港两地市场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股票整体表现。

红利因子精选股息率高的个股;成长因子反映连续现金分红、盈利稳定增长特征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低波动因子降低组合波动率并实现回撤控制;覆盖沪港深集合下的投资机会,捕捉内地和香港市场的双因子溢价。

我们的新基金名字确实有点长。不同于市场上大多数由基金公司产品团队单独设计并拍板的基金,它从产品设计初期就定位于投资端,并不断结合用户需求和建议设计而成,所以在运作机制、持有成本、交易成本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问:之前也看到过一些红利基金,想问一下,红利因子的超额收益

徐喻军:详细聊一下,选择红利因子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①股票的投资回报

②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其分红的重要基础,价值型、运营稳健的公司更倾向于分红。

③持续的现金分红反映了其管理层对未来盈利的信心,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问:上面说的中证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型基金,还有个因子是低波动,名字里有低波动的基金也很常见,基金公司为什么要选择低波动因子?

曾理:低波动因子作为一个有效的Smart Beta策略,

①从历史经验来看,低波动股票被低估的可能性大。高波动的股票由于可以实现短线的收益而在短期内拥有更多投资者偏好,从而导致高波动股票的价格被进一步推高,低波动股票的价格相应大概率会被低估,因此选择低波动的股票可能会在未来获得超额收益。

②财务数据相对稳定的个股,受市场波动及大资金交易的影响较小,股价波动率也通常较低。

问:你们为什么要把红利和低波这两个因子放在一起?这两个因子搭配起来,投资效果会好一点吗?

徐喻军:我们新基金选择“红利”+“低波动”策略的原因在于:

(1)红利+低波动搭配的有效性已被国外理论和时间广泛验证。红利和低波动因子的配对选股,是国外常用的一种Smart Beta多因子选股策略。因为红利和低波动这两个因子配对后有更好的行情适用性,在上涨市中红利因子获取更多公司溢价,下跌市中低波动因子充分发挥其抗跌性和负向选股的特征,控制整体组合回撤。因此红利和低波动搭配,可以起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

(2)历史数据显示,红利和低波动两个因子在陆港两地具备较强的有效性。

(3)目前国内已成立的Smart Beta基金中,也多选择红利和低波动这两个因子,相对于其他因子更能被接受。

问: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名字里有红利或者名字里有低波动的Smart Beta基金了,你们的投资策略有什么不一样?

曾理:我们的新Smart Beta基金是一只陆港两地选股的红利低波动双因子指数基金。可投股票范围更广,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港股相对A股具有更明显的高分红特征。

市场多数Smart Beta指数在红利因子的指标选择上会优先考虑历史股息率,而本指数选股和加权方式都以预期股息率为核心,该指标的计算方式相比于历史股息率,特别考虑了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性。由于公司净利润是分红的

曾理:(1)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多因子组合对个股非系统性风险具有更好的风险分散能力,相比于配置多个单因子组合具有更高的年化超额收益和信息比率。但多因子组合并非含因子数量越多越好,还要看因子之间的收益相关性以及搭配后的行情适用性。多因子组合的构建通常需要理论和实践双重验证,目前国内较多使用的多因子组合为“红利+低波动”、“动量+成长”、“低波动+价值”,相似的多因子策略在国外smartbeta产品也比较常见。

(2)指数型Smart Beta基金通常会在基金名称中体现具体的风险因子。但是单纯看名字,较为粗略,建议投资者使用基金名字做初步筛选,再重点

问:Smart Beta基金的费率如何?适合一次性买入长期持有、定投还是根据大盘趋势做波段?

徐喻军:Smart Beta基金属于被动基金范畴,费率一般较低。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125只Smart Beta基金平均管理费率为0.72%/年,与此同时,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平均为1.41%/年。

以我们的新Smart Beta基金为例,本基金管理费率为0.50%/年,在目前投资港股标的基金和全市场Smart Beta基金范围内,管理费率都较低。

Smart Beta基金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化投资手段,具体如何做配置可以从投资端的需求做考虑。一般来说,Smart Beta类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在较为中长期内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我们建议以长期投资和定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