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楼房大修基金怎么算

jijinwang
这是一部讲述赤峰市宁城县历史的叙事中篇小说,内容真实-大宁风云之二十三
(四)武平地震的序列与晚期余震武平路原本叫大宁路,是地震前二年改称武平的,“武平”是用来颂扬忽必烈以武力统一天下的地名。古时候受科学水平所限,人们认为地震是“上天”安排的,是“天意”(宁城县城“天义”源于商号“天义号”,其义类同)。武平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后,朝廷有些官员们便认为地震前将“大宁”改为“武平”,有违天意,这次地震便是上天的惩罚。当这次地震两年后余震还没完没了时,大臣们更坚信了这种判断。于是,在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九月元廷下令,将武平路之名恢复为原大宁路(《元一统志》)。朝廷此时将“武平”改为“大宁”,显然企图通过这一举措来平息“天怒”,进而求得地震止息。这就表明该地震的主要余震至少持续了二年多。这说明宁城地震的序列是主震——余震型。
此震除主震后第15天,这一带发生了一次强余震(即“九月戊申”之震)之外,《元史》还另外记到这里公元1314年及次年发生的三次地震,公元1328-1332年又发生四次地震。
上述七次晚期余震是在主震后第24年至第42年之间。这表明该震的晚期余震活动明显,其能量释放较为充分。
(五)震害遗迹考察今人从史料中得知武平地震的“地陷,黑沙水湧出”等地表震害遗迹,经过七百余年的岁月变迁后,大多已被掩埋在地下或被破坏现今已很难找到原遗迹了。
最早想考察此震的是辽7宁地震大队,那是“文革”接近结束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宁城县所在的赤峰地区(当时称昭乌达盟)划属辽宁省管辖。该地震大队当时承担了“平庄火力发电厂选址”(该电厂最后选定并建在元宝山区)的地震烈度鉴定任务。其中涉及到宁城1290年地震和平庄——宁城地区的地震地质研究,由于当时没能找到野外考察此震的突破口,该震的考察便未能进行下去。直到1982~1984年文物管理部门对宁城县辽中京大塔进行维修,才为武平地震的考察提供了意外的机遇和突破口。在宁城县及其邻近地区,元代武平地震时的古建筑,现今只能见到一些古塔。也恰好正是这些古塔有可能保存部分历史地震遗迹。
古塔,特别是辽塔,多为实心砖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在宁城到朝阳一带,至今仍保留十余座辽金古塔。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古塔自建成后至今的八九百年间,没有遭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地震破坏相近的干扰,受破坏最重的就是武平地震约七至九度的烈度影响,其余地震影响甚微。因此,这些古塔便很可能成为宁城地震遗迹的良好载体而保存至今。
宁城——朝阳古塔的武平地震遗迹1982年底,负责辽中京大塔维修的古建筑专家,经过对大塔的全面勘察后,发现塔身以上部位有许多裂缝、错位。这与古建筑专家曾负责维修过的云南大理三塔上的震害烈缝、错位极其相似,于是在勘察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塔曾遭受历史地震破坏,才产生这些裂缝和错位。”地震工作者很重视这些信息,在修塔办公室和古建筑专家的支持和协助下,得以数次登塔考察、研究。首次发现并确认了大塔上及塔基外侧的诸多武平地震震害遗迹。
(六)辽中京大塔历史上称大宁塔,今人又称大明塔。该塔座落于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内,位于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建于辽后期,为八角密檐十三层实心砖塔。现高80.22米,为国内现存第三高度古塔,塔座对角直径36米,为全国体积最大的古塔。由于塔座面积大、体积高大,该塔重心相对低,稳定性好。塔内纵向每隔几米还铺设一层近似“车辐”与“车圈”组合的枋木“圈梁”。因此,该塔的抗震性极佳,虽处于该震破坏最重的震中区,却未倾斜。考察中发现塔上仍保留的武平地震遗迹主要有:塔身东侧面纵向错位兼大裂缝的最新核实结果是:其中段宽20~25厘米,两端段渐变窄到消失;其总长约25米(原估为20米,偏少),从大檐下塔身大佛像头上侧开始,向上渐宽,穿过第一层大檐后,又穿越第二、三、四、五层檐才分成二条,然后向上渐消失。大缝两侧砖砌体严重错位,其中段上下错动达9厘米,且伴随有水平错动(左侧向外闪出)10厘米。此缝已与其它侧面的缝连通,修塔时人钻入缝内的可感到明显透风。这表明此地震己使该塔至少中段内部“酥裂”。这次维修时,每隔一层塔檐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用来加固塔身。该塔的地震裂缝自震后第一维修就被封堵,而地震错位遗迹在这次和以前的历次维修都是不得已而保留下来。
如今,游人站在塔下东侧,虽然已看不到塔上的裂缝(已封堵),但只要仔细眺望,看到这长长的纵向地震错位遗迹还是较容易的。
作 者:刘国印
编辑整理:赤峰契丹古玩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