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 地产基金

jijinwang
柳传志等买办资本的背后隐藏着大瓜?弘毅投资了多少中国顶级媒体,高盛资本等外资通过投资弘毅基金在背后隐藏着呢!这些都是可以在公开查询到的,这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警惕啊!

一:弘毅地产基金

所谓基金就是集合大家的钱放在一起用,并且只用于一个特殊的目的。然后按照这个特殊的目的,给不同的基金起不同的名字,比如是专门用于投资房地产,就叫房地产基金,比如专门用于投资股票,就叫股票基金。所以,并购基金就是专门用于企业并购的。比如两家企业都认为合并在一起比较好,但是其中一家企业不想再干了,希望把自己的资产卖给对方,对方虽然也想收购,却没有资金实力,那么想要继续干下去并收购对方的那个企业,就可以寻找并购基金的支持,让并购基金把不想干的企业买下来,折成股权给并购基金持有,然后在并购基金管理人的支持下,把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并购基金可以将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人,变现后的资金再用于其它企业间的并购。


二:弘毅基金官网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

高度依赖投资收益,上海国资委旗下的城投控股(600649)净利润接连下降。

2018年城投控股实现营业收入69.03亿元,同比增长114.69%,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大降41.53%至10.28亿。这已是城投控股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同时,公司对投资收益颇为依赖。2012年至2018年,其投资收益合计达108.45亿元,约占同期净利润的82.27%。

值得

3月21日,针对净利接连下降等现象,长江商报

净利10.28亿同比降41%

净利润再次大幅下降,城投控股交出的仍是一份不太理想的成绩单。

2018年,城投控股营收增至69.03亿,同比增幅为114.69%,但净利走势与之严重背离,下降41.53%至10.28亿。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为6.58亿,同比降1.41%。其实,净利润较大幅度下降,城投控股已经延续了三年。2016年、2017年,其净利分别为20.95亿、17.59亿,同比分别降42.63%、16.05%。

城投控股前身是原水股份,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2008年,经重大资产重组并改名为城投控股,2010年再次实施资产置换,从而实现了水类业务到环境、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的战略转型。但是,近年来公司逐渐剥离环境业务。2018年,其主营业务营业收入构成中未见环保业务身影。

城投控股更名转型之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其净利8.49亿,此后至2015年,净利一路上升至36.12亿。只是从2016年开始至2018年底,连续三年下滑。

从年报数据看,截至2018年底,公司其他应收款为7.02亿,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1.11亿,账面价值为5.91亿。上一年,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为0.66亿,一年之间,其他应收款增长了790.49%。此外,作为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楼盘预收情况。截至2018年底,城投控股预收账款为37.03亿,较上年的51.01亿减少了13.98亿,降幅为27.41%。

虽然不能将经营业绩下降与股东减持相关联,但其二股东弘毅基金撤退计划已经浮出水面。长江商报

2018年投资收益6.3亿占净利六成

城投控股净利润接连下降,与其投资收益减少密切相关,公司对投资收益存在较高程度依赖。

2018年,公司实现的10.28亿净利润中,投资收益为6.27亿,投资收益占比为60.99%。年报披露,2018年,城投控股完成对广州银行4.67亿元投资,对弘毅八旗基金出资0.56亿元。同时,出售光大银行1.11亿股,实现税后利润2.09亿,出售中国铁建(601186)4463万股,实现税后利润1.24亿。此外,去年上市证券分红6724万。截至去年底,城投控股持有已上市证券市值约为46.6亿。

在基金方面,城投控股旗下城鼎基金积极推动项目多渠道退出。2018年,该基金项目退出合计收回资金17.17亿,对应投资收益7.46亿元。由此,去年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达4.46亿元,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1.49亿。

其实,转型以来,对外投资尽管未出现在其主营业务营收构成中,但投资收益于城投控股而言,重要性非同凡响。2010年,城投控股实现投资收益2.56亿,2011年飙升至7.83亿。2012年至2017年分别为14.08亿、9.54亿、14.98亿、36.91亿、12.15亿、14.52亿。2012年至2018年,其投资收益合计达108.45亿,当期净利合计数为131.82亿,投资收益占比为82.27%。

对比发现,2012年以来,其净利最高峰出现在2015年,为36.12亿,而投资收益最高峰也出现在这一年,为36.91亿,投资收益占比达102.19%。这意味着,当年除了投资,其他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在上述高达36亿投资收益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就达到24.8亿,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7.02亿,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为4.21亿,三项合计36.03亿。从中可以发现,城投控股的投资风格较为稳健,属于长期投资而非短炒策略。


三:人民弘毅产业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什么?
股权投资是非常古老的一个行业,但是私募股权(privateequity,简称PE)投资则是近30年来才获得高速发展的新兴事物。
所谓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向具有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以期通过IPO或者其他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运作的过程。私募投资者的兴趣不在于拥有分红和经营被投资企业,而在于最后从企业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
为了分散投资风险,私募股权投资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站简称为PE基金、私募基金或者基金)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大型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充裕的个人手中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然后寻求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机会,最后通过积极管理与退出,来获得整个基金的投资回报。
与专注于股票二级市场买卖的炒股型私募基金一样,PE基金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理财工具,但是起始投资的门槛更高,投资的周期更长,投资回报率更为稳健,适合于大级别资金的长期投资。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与PE基金有何区别?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简称VC)比PE基金更早走入中国人的视野。国际上著名的风险投资商如IDG、软银、凯鹏华盈等较早进入中国,赚足了眼球与好交易。
从理论上说,VC与PE虽然都是对上市前企业的投资,但是两者在投资阶段、投资规模、投资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PE投资Pre-IPO、成熟期企业;VC投资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VC与PE的心态有很大不同:VC的心态是不能错过(好项目),PE的心态是不能做错(指投资失误)。但是,时至今日,交易的大型化使得VC与PE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原来在硅谷做风险投资的老牌VC(如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凯鹏、德丰杰)进入中国以后,旗下也开始募集PE基金,很多披露的投资交易金额都远超千万美元。愿意投资早期创业项目的VC越来越少,现在只有泰山投资、IDG等还在投一些百万人民币级别的项目,多数基金无论叫什么名字,实际上主要参与2000万人民币到2亿人民币之间的PE投资交易。
交易的大型化与资本市场上基金的募集金额越来越大有关。2008年,鼎晖投资和弘毅投资各自在中国募集了50亿人民币的PE基金。2009年募资金额则进一步放大,黑石集团计划在上海浦东设立百仕通中华发展投资基金,募集目标50亿元人民币;第一东方集团计划在上海募集6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里昂证券与上海国盛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境内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目标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而由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募集总规模达到200亿元上海金融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规模即达到80亿元。
单个基金限于人力成本,管理的项目一般不超过30个。因此,大型PE基金倾向于投资过亿人民币的项目,而千万至亿元人民币规模的私募交易就留给了VC基金与小型PE基金来填补市场空白。
谁来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属于“另类投资”,是财富拥有者除证券市场投资以外非常重要的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工具。据统计,西方的主权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富豪财团等会习惯性地配置10%~15%比例用于私募股权投资,而且私募股权投资的年化回报率高于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多数基金的年化回报在20%左右。美国最好的金圈VC在90年代科技股的黄金岁月,每年都有数只基金的年回报达到10倍以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群体非常固定,好的基金管理人有限,经常是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投资额度。新成立的基金正常规模为1~10亿美元,承诺出资的多为老主顾,可以开放给新投资者的额度非常有限。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期非常长,一般基金封闭的投资期为10年以上。另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不发达,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人投资后的退出非常不容易。再一方面,多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用承诺制,即基金投资人等到基金管理人确定了投资项目以后才根据协议的承诺进行相应的出资。
国内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历史不长,基金投资人的培育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海外基金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在国内募集人民币基金,以下的资金来源成为各路基金公司募资时争取的对象:
政府引导基金、各类母基金(FundofFund,又称基金中的基金)、社保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基金,是各类PE基金募集首选的游说对象。这些资本知名度、美誉度高,一旦承诺出资,会迅速吸引大批资本跟进加盟。
国企、民企、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企业炒股理财总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但是,企业投资PE基金却变成一项时髦的理财手段。
民间富豪个人的闲置资金。国内也出现了直接针对自然人募资的基金,当然募资的起点还是很高的。
如果是直接向个人募集,起投的门槛资金大概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如果是通过信托公司募集,起投的门槛资金也要在人民币一两百万元。普通老百姓无缘问津投资这类基金
谁来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基金管理人本上由两类人担任,一类人士出身于国际大牌投行如大摩、美林、高盛,本身精通财务,在华尔街人脉很广;另一类人出身于创业后功成身退的企业家,国内比较知名的从企业家转型而来的管理人包括沈南鹏(原携程网与如家的创始人,现为红杉资本合伙人)、邵亦波(原易趣网创始人,现为经纬创投合伙人)、杨镭(原掌上灵通CEO、现为泰山投资的合伙人)、田溯宁(原中国网通CEO、现为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吴鹰(原UT斯达康CEO、现为和利资本合伙人)等。
基金管理人首先要具备独到的、发现好企业的眼光,如果管理人没有过硬的过往投资业绩,很难取得投资人的信任。2000年起,一大批中国互联网、SP与新媒体、新能源公司登陆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为外资基金带来了不菲的回报。2004年起,大批民企在深圳中小板登陆,为内资基金带来的回报同样惊人。因此,基金管理人的履历上如果有投资百度、盛大网络、分众传媒、阿里巴巴、无锡尚德、金风科技等明星标杆企业的经历,更容易取信于投资人。
除投资眼光外,基金管理人还需要拥有一定的个人财富。出于控制道德风险的考虑,基金管理人如果决策投资一个1000万美元的中型交易,PD拿出980万美元(98%),个人作为LD要拿出20万美元(2%)来配比跟进投资。因此,基金管理人的经济实力门槛同样非常高。
总体说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既要找到高速增长的项目,又要说服企业接受基金的投资,最后还要在资本市场退出股权。好的项目基金之间的竞争激烈;无人竞争的项目不知道有无投资陷阱。无论业绩如何,基金管理人几乎个个是空中飞人、工作强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