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

jijinwang
指数基金30%,优质的股票30%,可转债30%.剩下10%买高分红的reits

1、股票基金与指数基金有何区别?

股票基金是以普通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指数基金,是以单个指数为主要投资对象,比如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等。

股票基金,顾名思义是以股票为主的基金,目前国内规定80%都要买股票,一般是公募基金,买的多是各行业的龙头股!



指数基金,也类似,买的是各种指数,常见的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基金,还有各行业,比如环保,消费,券商等基金,属于被动型的,一般可以跑赢80%的私募等主动管理型基金

依照目前的行情,国内股民的投资素养,现在开始买指数基金是最恰当的选择,也是当下收益最高,风险最小的一种投资!题主如果还有不懂得,可随时咨询我!

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的业绩之争

在美国等成熟市场,提起权益投资,投资者最先想到的便是股票基金,而提起指数基金,海外经济学派必会提及指数基金长期战胜主动基金的故事。股票基金中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怎么选?对投资者来说,决定其购买某一类产品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谁的收益更高。指数基金从诞生开始,就向主动基金发起了挑战,包括业绩、成本、效率方面。时至今日,关于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有效市场等方面的争论还在顶尖的学者、教授之间不断上演。而在实践中,美国市场已经给出了指数基金战胜主动基金的答案,美国的公募基金市场呈现出了指数基金不断替代主动基金的趋势。那么在国内的市场中,关于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争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上海华证指数公司的研究结果,近10年中基金与构建的业绩比较基准“平分秋色”。为了更好地与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进行对比,根据基金的平均持仓水平,用相应仓位的中证全指收益率和货币基金收益率来构建业绩比较基准。从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规模的基金收益表现差异较大,基金规模越大收益能力越差,甚至低于基准指数的收益。按照规模分类,从基金近5年的平均表现来看,超过50亿元规模的基金年度收益低于基准收益,收益主要来自小规模基金。近10年中按照每年等权计算出的基金年化收益率比业绩比较基准年化收益率高1.45%,按照规模加权计算出的基金年化收益率却比业绩比较基准年化收益率低0.41%。

基础市场不同,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业绩比较结果也不同。目前中国市场有效性还在不断提高,A股本身的波动性比较大,因此在中国市场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未来的业绩之争结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是“人”和“策略”的较量

主动基金由基金经理管理,主动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仓位控制或者个股精选,以期望获取超额收益。而指数基金是定好规则后,基金经理根据规则执行,不会轻易被人为随意改变,可以看作某种投资理念或者策略的“纪律化”执行。但指数基金也有“主动”的一面,那就是选股规则的制定,这是一个策略思考和筛选的过程。所以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是“人”和既定“策略”的较量。

相比“纪律化”的投资而言,管理主动基金的是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存在“人”的一些固有问题,比如容易受情绪影响、管理期限有限等问题,而指数基金的管理可以较好地规避这些问题,既定的规则可以不受人类情绪的影响而被坚定地执行,规则既定,既可永续地存在下去,也不受基金经理的影响。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人”的灵动可能带来一些情绪化等问题,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给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主动判断市场、及时调整策略的空间,而既定的规则就没有给被动基金的基金经理那么灵活的调整空间了。

指数基金代表“投资民主化”

指数基金是基金经理按照透明的规则执行,主动基金则是基金经理智慧的凝结。指数基金是具体的投资工具,而主动基金更多是解决方案的提供。但是“一篮子”方案的提供听起来可能很美好,但是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基金经理风格漂移,举例来说,本来双方约定的是买医药股的主动基金,最后却发现全部重仓了食品饮料股,又比如公告里面显示有两个基金经理,但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操作,再比如基金经理不再管理的消息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投资者才会知晓。这种“一篮子”方案的不透明,带来了“代理人”的问题,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而“透明化”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投资者可以对自己的投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更具有掌控力。

指数基金强纪律性的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基金经理以及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主动基金每季度只公布前十大重仓股的信息,且高度依赖基金经理自身的能力。一旦基金经理离职,基金风格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有些基金经理自身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较难琢磨。而指数基金因为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投资,且规则易被投资者获得,投资者通过观察指数就可完全了解基金经理的操作,就算基金经理离职,基金的表现也只跟指数有关。

随着投资者财富不断积累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投资者更加愿意深入了解自己的投资组合情况、学习如何投资,而指数基金则是一种很好的投资者自主投资的工具。可以说,指数基金投资代表了“投资民主化”的趋势。

指数基金是降维选择

在众多基金经理中,如何选择好的基金经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选择历史业绩好或者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但是数据证明,投资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冠军魔咒”并非空穴来风。“冠军魔咒”指的是上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下一年往往表现一般,有的甚至排名倒数。当然这个冠军不是单指第一名,而是排名靠前的几只基金。2015年、2016年、2017年迥异的市场风格,让“冠军魔咒”频频出现,上一年的明星基金在第二年直落谷底,让人唏嘘不已。2018年这种情景再次上演,万得(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2017年的普通股票基金的前3位,2018年年度跌幅分别为23.47%、32.22%、30.51%,基本排在同类基金100名之后(A/B/C[2]分开计算),落差也比较大。

投资永远是未来的事情,依靠过去做线性推理是不可靠的。

那么怎么选择基金经理呢?我们可以观察职业的机构投资者是怎么选择的。根据之前的调研,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是如何选择主动基金经理的。机构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经理时有非常复杂的模型,需要了解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风格、擅长什么样的环境、过去的超额收益到底来自哪里,并且还要进行当面访谈,看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否有完整的逻辑、是否会发生风格漂移的问题。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评估完之后,机构投资者还得判断当前的市场环境是什么样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哪位基金经理的风格更合适,并祈祷这位基金经理近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选一位好的基金经理,你需要先对基金经理做业绩归因,再判断市场,然后选择合适的基金经理,并且祈祷基金经理能够保持初心。

相比而言,投资指数基金则是一种降维选择。投资者只需要进行市场判断,选择一致的指数即可,而且如果认为自己的市场选择能力一般,还可以选择定投等简单有效的方式,即可参与分配权益市场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