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双录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产生的纠纷案件,往往会有一个核心关键点,即信托或者私募产品的发行或者销售机构,是否履行了投资者适当性核查和充分的风险告知义务。
比如今年河北唐山某法院审理的一起类似纠纷,投资人柴某花100多万通过代销机构购买了某款信托产品后,发生兑付问题,本金损失24万多元,柴某某认为,该信托产品的代销机构没有履行相关义务,因此,柴某某将该产品的代销机构中信银行某支行,代销员工起诉到法院。
法院最终认定,双方虽然签订了信托计划合同书,风险提示等函件,但是,代销机构无法提交证据证实其在销售过程中为原告柴某某发放了信托计划合同书。
另外,代销机构对投资人的风险测评,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双录方式进行了适当性核查,但是,法院认为,代销机构仅仅进行了机械的形式上的说明,未以充分、必要、显著的方式向原告柴某某揭示案涉理财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导致投资者在认知不全面的情况下购买高风险产品,因此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而代销机构的员工,进行业务推荐属于职务行为,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个案子,投资者能赢,还有一个关键点,他们起诉的对象是代销机构,而不是直接指控信托公司,实践中,类似理由起诉信托公司的案件,则是输多胜少。

一:私募基金carry是什么意思

carry,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核心激励机制,反映了基金投资人(GP)和出资人(LP)、GP内部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模式是“2%+20%”,即一只基金在投资期时,LP支付给GP每年2%的管理费;存续期满后,基金的回报达到了事先约定的底线后,GP将本金还给LP后,还可以分走利润的20%。这20%就是carry。

二:私募基金开放日是什么意思

知名私募管理人但斌2月末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累计净值低于1元的产品,不再向投资人收取管理费。 (视觉中国/图)

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剧烈,道歉成为私募大佬的必修课。

“今年到现在的跌幅,是盘京投资成立以来产品遭遇的最大跌幅,也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遭遇到的最大损失和考验。”百亿私募盘京投资掌舵人庄涛近日向基金持有人表示。他曾预测2022年不会是个熊市。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庄涛是仅有的四位十年年化收益超过20%的私募基金经理之一。

不止庄涛,海赫富、希瓦资产、灵均投资等多家百亿私募,或发文,或在策略会上,向投资者解释了操作方式并致以歉意。

旱涝保收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26日,有净值可查的2.22万只股票策略阳光私募,年内收益为正的仅有3572只。31只跌超70%,其中跌幅最大的“可伟资产精品9号”,年内已跌去95.42%。

私募并没有义务公开披露最新净值,许多私募净值只对投资者披露,真实情况或许比Wind数据表现出的还要惨烈。

“基金确实是时间的玫瑰,但要是亏多赚少,这朵玫瑰就不属于投资者,而是属于基金管理人。”一位失望的基金投资者对南方周末说。

无论公募还是私募,不论盈亏,基金均要按规模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中国的私募基金,包括股权基金和证券基金,都普遍借鉴了海外对冲基金的收费模式 “2+20”。即按规模收取约2%的管理费,再从盈利中提取20%作为业绩报酬。

与公募相比,私募可选择的投资标的更多,预期收益更高。但只有合格投资者才能投资私募,即可以拿出100万元投资单只产品,金融资产超过300万元或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人。

公募基金也收管理费,但普遍低于私募。最贵的是主动股票型基金,比较常见的费率是1.5%。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管理费率更低,可至0.5%以下。

2022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资产总值超过27.36万亿元,再创新高。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也超过20万亿元,环比增长0.06%。

2021年,公募基金的管理费首破千亿大关,13家基金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不过,剔除货币基金,2021年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仅5.04%,2020年这一数据为26.73%。私募基金的利润并不公开。

据财联社报道,3月份百亿私募景林资产沟通会,开成了线上吐槽大会,投资者在直播间评论,“一帮骗管理费的”“要求暂停收取管理费”“净值为负时候暂停收管理费才合理”。因持有中概股表现不亮眼,部分景林旗下产品表现较差,但停收管理费的要求遭到了景林的当场拒绝。

不过,4月初,敦和资管也表示,在其单位净值低于1元期间,公司将实施管理费或固定投资顾问费暂时性减收60%计提的措施。

《时间的玫瑰》一书

证券私募止于至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止于至善)从2016年成立起就仅对低于3年投资期的产品收取管理费,3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不收取管理费,并提示投资者对大于30%的回撤做好心理准备。

止于至善总经理何理对南方周末表示,这个做法主要是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短期申赎会增加运营难度。“对我们来说不收管理费、延长锁定期是多方共赢的。”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夏盛尹对南方周末说,国内私募基金的管理费及业绩报酬提取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国内外的惯例做法,不太会因为近期但斌等人的动作马上改变,但是私募行业存在因管理费而扩大规模的冲动,今后不收管理费只提业绩报酬的运作方式也许也是一个方向,这样会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一致。

业绩报酬“猫腻”多

证券私募除了按规模收取管理费,还会按约定比例拿走盈利的一部分,这里面“门道”就多了起来。

按计提时间划分的计提方式主要有两种,开放日计提的高水位法和赎回、分红时计提的区间法。

区间法采用多人、多笔记账,即最终根据每笔资金赎回或分红时的实际收益单独计提。高水位法,指在基金开放日,看私募的净值是否创了新高,如果创新高,那么基金管理人分走赚到的20%,否则不计提。

夏盛尹告诉南方周末,目前在私募机构中,净值法的业绩报酬计提方式更为常见,有利于“抄底”的投资者。

但是,净值法会促使私募基金追求短期高位,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计提时点频繁计提,与投资人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还有部分“黑心私募”会使用粉饰净值甚至虚假净值提取业绩报酬。

除了计提时间区别,从哪里提、怎么提,也可能会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影响。目前计提方式主要有净值法和份额法两种。

净值法,即扣净值,份额不变,投资者可以直观看到净值变少了。而扣份额,净值不变,是以扣减该笔投资一定份额的方式,收取约定比例的业绩报酬。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介绍,净值法和份额法在私募业绩报酬提取方式下都是合理的,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但净值法更为直观,业绩报酬提取后,直观地显示为净值下降。

如果使用扣份额的方式进行计提,基金管理人又对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可能会搞不清持有基金的实际价值。

2015年“公奔私”创立猛犸资产的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在第一只产品“光辉岁月”即将结束1年封闭期之时,就因计提报酬频繁,且使用份额法计提时未披露足够信息,遭到投资者的质疑。

该基金在2015年下半年的业绩高点频繁计提,将业绩报酬落袋为安,且并未通知持有人。据一篇业内人士发布的建议,光辉岁月计提故意选择了股市反弹的时点,在净值1.268完成业绩报酬的提取,后净值落至0.9以下,若按最终净值情况,管理人则无权进行业绩分成。

猛犸用份额法计提后,产品净值不会产生变动,在有限的披露信息中,投资者并不知道自己持有基金的实际价值有变。

谢诗琦表示,猛犸资产不合理之处在于,在基金合同签订与履行的全过程中未充分保障投资者知情权,没有提示采用份额法的业绩报酬提取方式的风险。

更离谱的是提供虚假高估净值并提取业绩报酬。

江苏证监局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8年,亿鑫投资管理扬州有限公司在管理的产品资产组合内的“谷雨远见1号基金”亏到只剩0.005元时,按1.302元净值提取了业绩报酬,被监管警告。

一位私募数据供应商向南方周末透露,私募客户最多的疑问是,数据供应商系统算出来的收益和私募算出来的不一样。

“很普遍,包括粉饰净值,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混乱。”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告诉南方周末,私募管理人存在种种与投资人利益不一致的业绩报酬提取行为。

据广东证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因投资B站广受

当下,经过备案的合规私募基金都存于托管人处,如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

“部分情况下托管人看到的是你的钱,但不能看到你的持仓。如资金出海,或投资一些并不常规的衍生品。”一位私募从业者告诉南方周末,如果使用港股通持仓比较透明,但如果使用其他出海方式,托管机构并不一定能了解到具体持仓。此外,还存在私募和托管人合谋挪用资产的情况。

业绩是核心

成熟的海外对冲基金在管理费收取方式上与国内差别不大,但在计提频率上,确实有一定差异。

谢诗琦介绍,国际上对业绩报酬计提的频率多为季度或者年度提取,国内会更频繁一些,有月度、季度以及年度,整体来看季度频率较多。

费率上,在“2+20”居多的情况下,部分海外对冲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甚至更高。

据上海拙愚资产投资总监杨典在《证券市场周刊》所刊文章,数学家西蒙斯创办的量化基金文艺复兴,其旗下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到2020年的复合年化收益率费前约66%。该基金向投资者收取至少36%的业绩提成,另加5%的管理费,费后年化收益率仍达39%。

而据杰瑞米·米勒的著作《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在1961年考虑成立合伙制公司时,巴菲特就不考虑收取管理费。当时巴菲特选择的收费方式是“0+6+25”,即无管理费,6%以上的收益收取25%的业绩报酬,当时考虑到,投资人的主要利益是年化报酬率,投资经理人的则是管理更多资产、收取更多费用,如果双方利益不一致,就会出现潜在的冲突。

“业绩是核心,长期业绩好了即便啥也不做,钱都会追着产品跑。有的人(管理费)收得高,反而规模扩得大。”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说。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侯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