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天天基金网查看星级基金 ?天天基金如何查看PE

jijinwang
基金投资系列之三,如何选择基金。
今天就关于如何选择基金,结合自己在基金投资方面的实践,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纯属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一、不能轻易相信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要在有数据支撑的前题下,正确看待明星基金经理。
刚刚选择基金投资的人,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要买“好的基金\",所谓\"好的基金\",就是各种媒体上告诉你的明星基金经理操盘的基金,自己也没有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就轻易地下结论投资了,我刚开始也是这样,选择了易方达的张坤,选择了富国的朱少醒,选择了兴全的谢治宇,选择了景顺长城的刘彦春等等,没有自己方法,完全是听基金经理的名头来买,这样的路子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明星都经历了跨越牛熊周期的考验,都具有比较强的选股经验,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世移时易,实事易矣\",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老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总有一部分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变得越来越平庸。关于如何判断是不是好的基金,我会在第四点展开分析。
二、态度要谦虚,首先得承认我们都是凡人,得承认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限。
例如我的感悟之一,就是不能轻易地来判断行业的走势,例如,曾经的农业,煤炭,银行地产,金属,证券,军工,甚至是科技等等都被人推荐过,都是下一个增长的点,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太大表现,反而 是消费、医药等原来强势的,继续强势,所以,作为普通人,认知水平有限,不要轻易地判断行业热点,最好的办法是投资混合型的基金,让自己认可的基金经理来判断行业热点,追踪可投资标的。
三、不能头脑发热,自己认为好的立即就买入,需要耐心地进一步观察并等待买入时机。
例如出于很多人推荐科技、证券及军工,自己就先稍微买了一点,进行观察,对当前总体形势的感觉就是,谨慎对待是对的,从现在来看,亏得没有在这三个方面投入比较大的比例,在今后的投资中应该坚持此思路,大比例投资前,先小资金试一下水,找找感觉,可以在分析观察中等待风口。
四、要有自己的基础模型,知道基金的基本情况,然后再综合考量是不是好的基金。
当前我自己的基金参考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基金经理,这是最主要的参数之一,在天天基金网上,有基金经理的评分,可以做为主要参考指标;二是基金评分,我在实践中是将基金经理的评分和基金评分各占50%,来综合评定并参考;三是基金的夏普比例;四是基金的回撤大小;五是基金规模;六是基金的星级评定,这可以从支付宝的基金栏目里进行查询;七是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基金各个时间段的涨跌综合数据,包含1周,1月,3月,6月,1年,2年,3年,我用一定的权重占比,来综合计算出一个参考值,并且按周或半月更新数据并排序,来动态评定基金的投资回报价值。
五、根据第四条中计算出来的动态投资回报数据,来长期跟踪并排名,对排名一直靠后的,知错就改,及时更换。
从具体实践来看,我们肯定会有错误的选择,但是如果能够及时地进行数据跟踪对比,我们就能够理性地按照数据的排名,来进行相关基金的更换,这在基金投资的实践中证明是值得肯定的,还需要进一步坚持。例如按照此方法,更新掉了原来坚持的天弘越南,更新了感觉还不错的富国天惠,更新掉了博实创新,以及国泰大农业等,并及时进行了港股通的赛道切换,目前感觉还是对的。
六、不能太频繁地轻易更换基金,应该有个时间点的限制,例如至少应该持有2-3个月,我自己把握的最短的极限应该是1个月。
七、长期观察思考总结,提高认知水平。
应该定期回顾原来曾经持有过的基金,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来提高认知水平,这是基金投资很重要的工作。
林林总总总结了这么多,其实自我感觉还是比较肤浅,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有问题也可以私信交流,大家互相讨论、学习、提高!

一:天天基金如何查看PE

图片

与疫情共处的第三年,北京国贸、大望路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聚集着中国最具活力的一群VC/PE基金,比如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KKR、春华资本、云锋基金、华平投资、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蓝驰创投、华创资本等等。

意味着,“大家整体的投资节奏都会放缓。”一位业内投资人告诉「钛媒体创投家」,他们无法像往常一样飞来飞去的进行实地尽调项目,取而代之的是远程电话会议。

彼时,上海的投资人早已习惯电话会议的模式。“麻了,在家里比上班还忙,项目会完了,内部讨论会,项目都排着队等着我们去尽调呢。”

空间的停摆,并未停住投资人看项目的脚步,一个接一个电话会议忙碌的场面,似乎穿越回到了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熙攘的中关村大街。

新募资基金的数据也在宣告着一级市场的繁荣。此前「钛媒体创投家」发布的一级市场投融资报告显示,2022年Q1新募集基金总数量共1,374支,同比下降0.6%;披露募集金额为4,092.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整体从数据来看,基本与去年Q1基本持平,并未有太大落差。

可近期,寒冬三杰(张颖、王冉、包凡)的先后陈词,却打破这片假象的繁荣。

「钛媒体创投家」也透过一些市场信号,观察到VC/PE正在从贪婪转向恐惧。

第一个信号: 投资额、数量双双下降。

从上文2022年Q1新募基金数据来看一级市场并非缺钱,但是整体投资的数量下降27.5%,金额下降47.1%,投资额腰斩近半。

VC、PE均在下降投资额度,早期市场则下降的是投资数量。「钛媒体创投家」发布的一级市场投融资报告显示,VC、PE总投资额下降超过47%,总投资数量下降22%;早期投资总投资额下降21.5%,总投资数量下降超44%。

超10亿规模的大额融资金额也在下降。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股权融资市场上超10亿规模的投资案子也由1.7%下降至1.2%,投资金额占比由42.3%下降至33.6%,

这对应了最近的两则消息:

第一则是某知名芯片企业在最新一轮融资时,主动表示可以在上一轮估值基础上加一点点,甚至平轮,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态度。

另外一则是,岁寒三友之一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整体上,保持基本正常的投资机构占比20-30%,步伐明显放缓的投资机构占比50-60%,剩下10-20%彻底躺平。”

「钛媒体创投家」也访谈了一些战斗在一线的相关投资人,大多已退却了激情,剩下只是砥砺前行。

一位FA表示他已经近1年没有开张了,但是还在持续看项目。

一位深耕消费赛道4年的投资总监表示,她计划趁着“消费大逃亡”的冷淡期着手备孕,同时退居中台兼顾一些投后相关事宜。

此前,专注于新消费的海豚社发起了一个投票,投票中,截至到5月初,一个项目都没有投的投资人占36.2%,进账一个项目的投资人占25.5%,两个项目占14.9%,而这已经占了整体投票的76.6%。

彼时,另一位消费投资人王茹在乐此不疲的寻找着她今年的第一个项目,她告诉「钛媒体创投家」,现在找消费项目的渠道主要来自于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社交购物平台,看到不错的项目就向新锐品牌的主理人留言,向客服小二留言,询问除了正常客人以外的其他信息,例如品牌创立多久?生产周期多久?成本价如何?等等消息。

“每天都很焦虑,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日复一日的在找项目、推项目,你们都在说消费大退潮,可是我们就是消费基金呀,还是要继续投,合伙人管你退不退潮呢,投项目,对LP交代,这就是投资机构的工作。” 王茹道出了一位看消费项目投资人的心声。

第二个信号:寻求稳定,拥抱中后期

从数据来看,投资端与募资端均呈现出了求稳、避险的情绪。

先看投资端,「钛媒体创投家」发布的一级市场投融资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后期的投资案例数占比依然最多,扩张期和成熟期在全国占比超过63.9%,比2021年上升1.3个百分点。从投资金额看,上市定增在全国的占比上升明显,比2021年提升4.3个百分点。

再看募资端,成长基金募资规模位居第一,募集金额达2,193.85亿元人民币,占比约53.6%,而早期、创业基金的总募资额占比约47.67%。

中国VC/PE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实现从跨越式增长到存量优化、优胜劣汰的新发展阶段,存量市场的红杉、经纬、高瓴的等一众明星机构已久经沙场,穿越泡沫,在周期之中已磨炼了一副火眼金睛、主次分明。

其次,创业的大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10年主要是围绕移动互联网展开的,至少从2010年到2020年,但未来更多是技术驱动时代。” 华兴资本包凡在接受深网采访时表示。

但技术驱动型公司普遍具有一个特点,技术周期很长、难度也比较大、同时商业化的时间也在变长。 “这时候就需要提前设计好核心转折点,或者也可以称为风险释放点,即当突破了这个转折点后,项目的存活率将大大增加”经纬张颖告诉「钛媒体创投家」“审视现金亏损,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切实可执行的预算,管理内外部预期,比如创始人至少每月审视一下自己的现金燃烧率(Cash Burn Rate)和费用流向(团队/IP等)。如果资金不足9个月,建议提前采取措施缓解资金紧张。”

从情怀到成活率,VC/PE现实了。

“疫情反复,这时间大家都很煎熬压抑,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更适合大环境的工作与生活,比如,简化工作,很多没必要的人与事,认真思考与分析后必须更加简化优化,轻重缓急;加大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投入,只为了保持自己心智的健康。这点比任何事都重要,也因此需要持续的尝试和探索。非常值得。” 经纬张颖在社交平台表示。

从贪婪转向恐惧的关键节点只在弹指之间,以前宁可投错不能错过一个,如今已成为投对、投稳、投不亏。

第三个信号:单一项目基金、产业资本“搅局”

一端是退出难的压力,一端是单一项目基金、产业资本“搅局”,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实属不易。

“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再投资”以此往复形成私募股权市场的良性生态,退出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

从数据来看,退出并不理想。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发生731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1.7%,除并购退出外,其余方式的退出交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部分资本开始寻求新的替代模式,这为单一项目基金带来了机遇。

单一项目基金规模逼近六成。「钛媒体创投家」发布的一级市场投融资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在2022年Q1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集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占比58.4%,总募集金额才294.40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的7.2%。

先有项目,再找资金。相较于与分散投资多个投资组合的盲池基金(VC/PE基金),单一项目基金对GP而言,单一项目基金更容易筹集资金,也无资金闲置的压力,相关法律条款较为简单,也使其有更大改善附带权益的协商余地;对LP而言,单一项目基金在利益一致性、透明度、管理费、灵活性等方面有更多优势。

“凡是你能想象到的公认‘好项目’,背后很可能都有单一项目基金。”一位双币基金投资人表示,包括字节跳动、元气森林、商汤科技、PingCAP在内的等等知名公司,透过出资人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单项目基金。

看似唾手可得的财富,硬币的另一面是,由于风险无法被分担,单项目基金一旦失败,将是更彻底的失败。

无独有偶,产业资本也已然成为一级市场之中不容小窥的新势力,进一步抢占了财务投资人的空间。

它们兵分两路,一路是互联网CVC,以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哔哩哔哩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另一路是企业CVC,分别是以联想集团、碧桂园、海尔集团、保利地产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和小米、蔚来汽车、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制造企业的后浪们。

订单、资金几乎可以全给。一位业内从业者表示:“现在都是科学家创业时代,有背景、有技术壁垒,根本不缺人投钱,项目现在想的是拿谁的更合适、更有利于业务的发展,我们财务VC现在属于投资圈的‘弱势群体’。”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融资负责人也表示: “如果同样是给钱,我们更倾向拿CVC的,说不定还有企业订单 。”

第四个信号:

红杉、高瓴等头部机构已组建了上百人的庞大投后赋能团队,经纬创投近期也提出 “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品牌战略化”的三化策略,全方位、多场景地与创业者构建底层信任感。

也有些投资机构在向着“咨询机构”方向延伸。一家名为智齿科技的人工智能客服公司中,云启资本就为这家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人力资源改革方案。通过引入年轻优质团队,替代了难以跟上时代的传统员工,其人效比获得提升。一年后,这家人工智能客服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估值和营收,也进一步印证了云启资本在专业咨询方面的服务能力。

另外,对于专注于某一赛道的基金来说,一些基金形成了对新兴产业的赋能闭环能力。比如,中科创星有着科研成果转化和硬科技投后管理能力,可为硬科技赛道中的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和产学研转化服务。在行业上下游方面,也可以为被投企业助力。

二八效应在VC圈同样适用,20%的投资机构笼络了80%的项目。“抢项目,我们抢不过头部机构,所以,目前我们现在把节奏慢下来,向内看,做内部的创始人社群、服务企业的需求。”一位业内的PR告诉「钛媒体创投家」

“我们组大概3个人,品牌+投后支持,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品牌方面我感觉我们就像一家媒体,忙着采访被投项目、组织投资人与创业者的线上对谈沙龙、自己内部投资人的观点输出、做视频;投后上面就是打杂的,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每天真的有太多事情要做了。”某机构PR负责人表示。

投后能对争夺优质项目加分多少?是扩大了投资机构的影响力,还增加了人员的消耗力?是被投企业的真需求,还是做给LP看的“伪需求”?或将成为投资机构的新命题。(本文首发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