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风险测评怎么填?

jijinwang
粉丝说;选基金最关键的两个点,第一;有没有跟投,比例多少?比如说;你投资一千万,基金公司也出资一千万,共同成立一只基金,要么都**,要么都赔钱,风险共当。
第二;如果基金没有盈利,管理费,托管费等各项费用全额退还,拒绝旱涝保收。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值得投资,至于过去业绩怎么样不重要,宣传的时候肯定拿好的给大家看,谁知道背后有多少基金是赔钱。
不知道这种观点,大家觉得对嘛?

一:基金风险测评怎么填比较好

请您登录网上银行,选择“我的网银-设置-客户信息管理-风险能力评测”功能,办理基金风险测评。此外,您还可通过手机银行、营业网点办理。 温馨提示: 1.如您首次购买基金,需要先办理风险测评,然后根据评测结果选择适合您的基金; 2.风险能力测评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您可通过上述方法重新办理。

二:基金风险测评怎么填才可以买高风险的产品

任何理财产品都会进行风险评级,就像任何债券在上市的时候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评级机构评级,要么无法上市。

在线下购买理财产品人们通常忽略产品风险等级,比如5万起投的银行理财,该理财一般为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也明显标注在产品名称下方。但是很多投资者将其忽略,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线上购买的理财产品也一样,包括微众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代销和直销两类理财产品),也通常明显出现在理财产品的下方,它与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一样重要,为必须放在显著位置的标志。如果某理财产品未放在显著位置,那么该理财产品的销售是不合规的,也通常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显而易见,该标志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直观的反映该理财产品投向哪里,以及风险性。

比如低风险理财产品,它通常投向的市场为短期货币工具,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几乎适合所有类型投资者。然而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投资门槛也不断的增加,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更高。

我们在投资理财的时候通常会填一份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问卷,该问卷就是在评测投资者适合投资哪类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即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风险等级一一对应,如下图。如果不满足条件,通常是不能够投资的,如偏要投资,需要另外签订相关风险提示涵。比如你的风险评测为稳健型及以下投资者,通常是不可以投资股票基金或中高风险或高风险定期理财产品。

我们所熟知的余额宝零钱通等对接的货币基金,它们就是低风险(R1)理财产品,亏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几乎适合所有类型投资者。

而中低风险通常用R2表示,投资范围与R1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都投资银行间市场的货币工具就是一样的,而投资的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资产等就存在差异,相对期限更长,风险更高。

比如5万起投的银行理财,1000起投的证券或保险提供的中低风险理财,以及债券基金和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等。该类风险类型理财产品,如果不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等特殊情况,那么一般不会发生亏损,也具有相对稳定的收益,例如期限在一年左右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如今收益率徘徊在5%上下

中风险理财产品(R3级):这一级别的产品除可投资于债券、同业拆借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外,还可投资于股票、商品、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后者的投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支付宝目前不提供中风险定期理财产品,但

中高风险理财产品(R4级):该级别产品挂钩股票、黄金、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比例可超过30%,不保证本金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亏损的可能性较高。

高风险理财产品(R5级):该级别产品可完全投资于股票、外汇、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层等杠杆放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当然,对应的预期收益也较高。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十分注意产品的风险标志,风险标志可以直观的看出该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哪里,以及是否会对本金造成较大幅度的损失。


三:基金风险测评正确答案

这不是测试题,而是一张市场调查哦问卷,是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而设计的,是为了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以达到更好的销售基金的目的

四:天天基金风险测评

近期很多小伙伴的心态也许都在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或许正处于“心累”中。其实啊,市场的变化不仅是一种常态,也是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一种检测,如果你持有的是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那么就算市场波动你也能以正常心态应对;反过来,如果你持有的产品不适合自己,那么遇到市场大幅波动就会觉得“心慌”甚至难以承受。

所以投资前的风险测评是至关重要的,咱们今天就来详细聊聊投资前的“风险测评”到底有什么用?我们平时都做对了吗?

01

风险测评:找到投资中更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买过基金的小伙伴应该有印象,无论你是从哪些渠道购买的,应该都做过一次小测试,题目包括“你的家庭收入”“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比例”“投资中可承受的亏损比例”“希望达到的收益比例”等等,这就是“风险测评”。

风险测评的目的,是确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让大家知道自己适合投资哪些基金。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等相关规定,基金产品依照其风险水平由低至高划分为R1到R5五个等级,分别是R1低风险品种,R2中低风险品种、R3中风险品种、R4中高风险品种,R5高风险品种。具体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根据产品风险特征和程度进行划分,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同时基金募集机构要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将普通投资者由低到高至少分为C1(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C2、C3、C4、C5五种类型。

一般来说,C1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他们不愿意承担风险,适合投资R1低风险产品;C2中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他们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承受风险,适合R2中低风险及以下产品;以此类推,投资者本身的风险等级越高,可以投资的品种也越多,对于C5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来说,他们热爱冒险,为了追求更高收益可以忍受长期的大额亏损,R1低风险到R5高风险的产品都可以投。但是目前市场上R5的产品较少,我们平时投资的基金普遍在R1到R4范围中。不同的基金公司和平台对投资者的风险属性划分可能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划分标准是差不多的,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02

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会变吗?

了解了风险评测的意义,大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了解自己属于哪种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从而更准确地在投资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双“鞋”。那么有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会变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角度来回答——

首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一段时期内应该是不变的。假设小夏去年做的测试是C3(中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如果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变故,一般来说不会在今年突然变成C4(中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

第二,将时间放长一点来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随着自身年龄、家庭资产、投资理财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小夏刚毕业时还是理财“小白”,通过测评发现自己属于C1(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只能投资货币基金。但随着小夏对理财知识的不断学习,同时收入和阅历也在增长,可能在三五年后再做测试时会变成C2(中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甚至是更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又比如说,等小夏在40岁时通过测评发现自己属于C4(中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但随着年龄增长,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愿意“冒险”,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趋向于保守,当她50岁时再做测试,可能会发现自己变成了C3(中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甚至是更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顺便说一句,咱们之前介绍过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就是根据投资者生命周期中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情况,来调整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投资比例,从而与持有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03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规划?

了解了风险测评,咱们又该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规划呢?

首先,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跟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千万不能忽视风险测评以及基金公司在测评后给出的配置建议,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相应投资。

第二,与风险属性相对应的并不局限于某一只产品,也可以对应一个投资组合。相较于单独产品的选择,小夏更建议大家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对组合的整体风险等级进行定义。比如说,C1(低风险承受能力)、C2(中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应该以固收类基金为主,但也可以配置小部分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这类“固收+”产品。这样构建的组合整体风险较低、同时也能争取更高收益,不会因为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组合波动太大而“割肉”,符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我们应该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锚”,而不是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每当股市行情好、权益基金**效应显著时,总会有很多投资者不顾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情况,拿出大笔资金来投资高于自身风险等级的权益基金。当股市转向下跌、权益基金净值出现较大较大回撤时,这部分投资者可能就会因为受不了账户暂时性的大幅亏损而“割肉”,又因为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理财结果而产生反感市场、反感投资的心理。其中症结就在于,他们不是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为“锚”来构建组合,而是跟随市场变化而发生了偏移。(全文参考:天天基金,2021.10.24;网易财经,2021.06.06)

最后,“投基理财”的“基”,是基金的“基”,而不是投机的“机”,大家穿上“风险测评”这双“减震鞋”选择了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之后,也要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只有做好长期持有的“修炼”,才能有更大概率获得自己满意的收益。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