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怎么投资基金?上海科创股权投资基金

jijinwang
今天盘面有所分化,创业板和科创板继续涨势,芯片,光伏和新能源车板块基金涨势良好。5G和军工也是红盘。大金融和大消费板块今天疲弱,医药板块回调较大。1900只股票上涨,今天盘面表现并不弱,深市指数翻红。

一:科创板投资基金有哪些

朋友的问题是科创板基金是完全投资于科创板吗?

这个问题其实朋友要理解这个基金的基本概念,这个市场上有很多的基金,比如MSCI基金是跟踪msci纳入中国上市公司的一种基金,新能源汽车分级基金是跟踪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一类基金,医药行业基金是跟踪我国上市的医药企业的一种基金等等。🍎

所以,科创板基金,通俗来说就是大家把钱凑到一起交给基金公司打理,基金公司代我们购买科创板的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要知道,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要投资科创板的话,股票账户是需要有50万的资金量的,所以说很多人资金门槛达不到,没办法买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话,可以转买科创板的跟踪基金。☕️

希望上面的分享,对朋友有帮助,谢谢🎶



二:浦东科创投资基金

上海科创中心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2017-11-27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春晓路289号1801室12单元。
上海科创中心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MA1FL4R341,企业法人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科创中心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创业投资。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上海科创中心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查看上海科创中心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更多信息和资讯。

三:中食科创投资基金

日前科创板已宣布正式开板,上周五证监会消息,有两家公司已经走到注册流程了,言下之意,到上市就“一步之遥”了。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科创板最方便、省心的还是借基参与。到目前为止,总共有18只科创主题基金通过审批,18只基金分3批,首批的开放式没有战略配售一说,主要是正常投资运作+网下打新;第二批和第三批的科创主题基金,都是3年封闭运作,属于“正常投资运作+战略配售+网下打新”,简单说,优先购买到科创板新股;购买新股的数量更多。
目前第二批进入封闭期,还没上车的,第三批不要错过,最新消息是集中在6月24日发售。
个人比较研究过,比较看好中欧的中欧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此次中欧基金为了它专门新组建了科创板研究小组,并由资深投资总监王培亲自担任总负责人;而中欧新股投资决策小组也将助力中欧科创主题基金在一级市场的投资运作,帮助我们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过去五年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主动管理收益率为98.91%,在全市场纳入统计的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四:西安唐兴科创投资基金

  2021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报告》显示,西安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位列副省级城市第六位,也是西部第一。近年来,西安以科技创新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勇担使命、勇立潮头,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推动西安城市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座千年古都、科教重镇,正在科技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迸发出强劲动能。

  过去一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跟全省步伐,围绕打造丝路科创中心任务目标,积极投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提出秦创原“一总两带”建设总格局,即:以西咸新区为总窗口,向东南横跨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的“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向东北横跨经开区、渭北新城、阎良区的“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通过“一总两带”创新示范,为打造丝路科创中心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不竭动力。

  高点站位融入秦创原平台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则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3月,陕西全面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加速加力,市科技局也高点站位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秦创原建设计划,市科技局统筹谋划出台系列政策,积极推进全市秦创原建设工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级部门、区县开发区分管领导参加的西安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报请印发《西安市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发布政策包及任务分工,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任务落实,专门组建了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推进全市秦创原建设相关工作。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创新研发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支撑产业发展的引擎载体,建好用好创新平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去年,市科技局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创新研发。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81家,国家超算(西安)中心被科技部批准纳入国家超算体系,一期计划总峰值算力达到180P。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高新区开展硬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试点。持续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推动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获国家“三大奖”共计25项,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

  吸引知名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小米公司在高新区正式设立研发中心,西安永电——西安交大智能制造与电气系统研究中心落户经开区。西北有色院西安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创新中心。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为5.05%,高于全省2.6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82%。

  创新机制畅通成果转化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去年,市科技局不断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打造专业化服务机构。认定陕西师范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为第二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经验推广试点单位。新增8家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高校院所、示范基地。建立技术经理人服务体系。累计认定初级技术经理人664名,中级技术经理人86人,认证技术经理人机构80家,其中2021年新增初级技术经理人137人,新增中级技术经理人25人。举办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等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122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56个。

  孵引并举培育企业成长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我市孵引并举大力培育企业成长。扎实推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根据“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梯度计划,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余家,总数再上新台阶。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激励政策,兑现2020年高企奖补资金超过2亿元。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7000家。

  多措并举招引企业落地。打造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创业街区试点,“西安高新区硬科技社区”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落户西咸新区,西安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入驻航天基地荣耀科技园,航天四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航空基地。加快科技金融助推企业成长。引入40亿元规模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成9.5亿元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西安子基金(唐兴科创基金)落地西安,其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2.5亿元。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共设立和引进9支基金,计划打造百亿级基金群。全年新增斯瑞新材、炬光科技、莱特光电等9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其中7家企业为科技型企业。

  聚链强链推进产业发展

  聚链强链是壮大产业能级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去年,市科技局积极推进“双链”融合发展。梳理形成“西安市产业链创新要素图谱”,举办双链融通对接会6场。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共同推进成立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子产业、精密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7个省级创新联合体,同时,又结合实际,建成增材制造、智能语音、智能视觉、兵器工业等9个市级创新联合体。

  推进“双区”创新示范。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实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应用场景示范和社会试验。启动建设西安高新区硬科技支行,发布全国硬科技企业之星和2021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形成《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共识》,高新区出台硬科技创新发展九条政策,每年安排9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支持硬科技创新。

  新的一年发展蓝图已绘就 砥砺奋进正当时

  2022年是开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之年,今年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统领,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动力,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达到8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超过2200亿元。力争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500项,秦创原总窗口全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0家。

  加力加速推进建设秦创原

  今年,将加力加速推进建设秦创原。推进秦创原三年建设实施方案,发挥秦创原专项牵引作用,构建全市秦创原“一站式”服务总格局。推进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等特色示范平台60个,建成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40个。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推动实施10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引导区县融入秦创原建设,市和区县、开发区联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强创新技术供给

  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设运行。积极参与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参与陕西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主动融入陕西省“1155”工程,围绕全市19+1(人工智能)条重点产业链加强创新技术供给,重点布局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实施人工智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营造等领域全面发展。支持高新区开展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布局和资源配置,催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增材制造+”等一批硬科技产业新业态。

  提升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今年,将持续提升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规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探索建立全市科技企业基础信息库,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市级及以上瞪羚企业100家。

  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对企业吸纳应用科技成果成效显著的予以奖补,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力争达到35%以上。支持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鼓励各类主体新建一批区域承载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撑型、企业主导型双创载体,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放资源建设专业化孵化器、众创空间,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

  加速推进产业创新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双自联动”。支持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园区,引导开发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经开区建设国家自主可控新材料产品研发和绿色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基地、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支持曲江新区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航天基地国家超算中心、荣耀科技园、先进计算科技园等平台园区建设。支持阎良区(航空基地)建设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和航空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加快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支持浐灞生态区推动科技赋能“会展+”产业,建设云科技联合创新中心。

  加速产业链式创新技术供给。推进企业技术需求和快速响应平台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产业,精准挖掘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断链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支持高校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150家。搭建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年内开展“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100场次。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对于全面激发城市创新活力至关重要。今年,市科技局将在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创新服务平台。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企业融资评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科技信贷额度,设计推出更加符合科技型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建设技术交易企业数据库,大力推进技术交易信用贷,全年服务科技企业贷款不少于710家次、贷款金额33亿元。

  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大力提升“科创西安”品牌影响力,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分会场、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等重大活动。完善“以赛代评”机制,吸引优质人才和项目团队落地西安,遴选一批高质量初创期企业、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孵化。

  全方位引育用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我市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前移培养环节,联合高校院所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精准培养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市科技计划中加大对女性科技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千人百企”工程。

  多元化吸引高层次人才。围绕重点产业链需求,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和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离岸创新创业平台(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创业中心、海外科技驿站),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加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一窗联办”。

  日前,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全球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

  发展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展望2035年,西安将对标全球领先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构筑起“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产业、一流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以高水平科技供给助力人民持续追求高品质生活,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西安报业全媒体